听雪虽是客,但她没有把自己当客人,看大人们忙不过来她就很自然的撸起袖子过来帮忙。
林翠红摸了听雪的头一下柔声说你快去和你大表姐玩儿吧,你是客人,用不着干活。
按照本地风俗今日这种场合能帮忙干活的自然都是林翠红的婆家人,也就是老王家本家那些亲戚,林翠红的娘家人那就是要紧的贵客,不但不用帮着干活,还得好好招待呢。
这些风俗和规矩听雪自然是懂得,不过她很不以为然;“姑,我和我大表姐玩儿不到一块儿,我还是帮你干点儿啥吧,闲着怪无聊的,我和王芸一起给客人端茶送水,我们姐妹俩投缘。”
“那好吧,你愿意干就干点儿,千万别累着。”林翠红的手再次摸了一下听雪的头,然后就转身去做别的事情了。
王芸这几年长高了不少,脸色也红润了很多,再也不是小时候那可怜的小白菜了。
她因为上学晚,所以上初中的年纪却还在读小学。
她的学习成绩很不错,所以林翠红夫妇才让她继续念。
“表姐,上了高中是不是学习压力就比初中时大了很多呢?”王芸看着听雪亮晶晶的眼睛好奇的问。
听雪说那当然了,压力很大,但很充实很快乐。
王芸;“我也觉得上学是很快乐的事情,我就是好担心我爸妈突然不让我上了。”
对于上学王芸的眼睛里头充满了深深的喜欢和留恋。
听雪忙安慰王芸;“你不用担心,大姑和大姑父肯定会继续让你上学的,不过你要是学习成绩很糟糕了他们可能真的就不让你上了。想要给自己争取继续上学的机会那就用你的成绩说话。”
王芸点点头表示听雪适才的话她已经完全听进去了。
红日西坠时林国安一家四口才带着礼物过来吃喜酒。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本地农村地区的亲戚婚嫁前来贺喜吃席的很少有直接拿份子钱的,都是带着东西过来,比较要紧的亲戚除了贺礼外还会塞几个份子钱,也不多,关系很一般的也就只有贺礼。
贺礼也很简单,无非就是烟酒糖茶,点心面条啥的。
王慧是林国安的亲外甥女,她要出嫁了,林国安这个当舅舅的很不含糊,包了个大红包,另外身为舅妈的宋秋芳还给王慧置办了一套餐具和一套床上用品。
双胞胎看到大姑家这么热闹显然有些不适应的,躲在爸妈后头,不过他们看到听雪在这里后就奔了过来。
听雪也不干活了,专门陪着双胞胎到处逛到处玩儿。
过去林国安还很穷的时候林翠红的婆家人那可都是看不上他的。
如今的林国安今非昔比了,大河村养猪产的副厂长,有贤惠的妻子,一对可爱的龙凤胎。
过去那些瞧不起他的人如今见了他都远远的露笑脸,打招呼。
林国安一来在座的就纷纷跟他打招呼,有喊他林厂长的,还有亲切的叫他三兄弟,或者称呼他三舅的。
俨然林国安就成了个大红人。
林国安是个厚道敦厚的人,虽然眼下跟他热情的人都是过去瞧不起他,鄙视他的,可他能作到不计前嫌,随和依旧。
稍晚一些林国盛和张晓霞也过来了,同样是当舅舅舅妈的,这两口子的礼物跟先他们一步过来的林国安两口子那是没法比的。
紧接着林翠英夫妇也来了。
林国平是最晚过来的。
林国平也给王慧包了个大红包,送了她一套餐具。
林国平来了后就开席了。
一共坐了五桌,屋里坐不下,其中两桌就在院子里头吃。
林家人是贵客,那肯定是要在唐堂屋里头吃席,而且还得坐首席。
大女儿出嫁对于林翠红夫妇而言那可是仅次于当初生儿子的一件大事啊。
他们杀了头二百多斤的大肥猪,宰了好几只家养的大公*******个盘子,八个碗,酒也是有些档次的,不喝白酒的喝啤酒,滴酒不沾的有易拉罐。
烟啊,瓜子,糖块随便吃。
来吃席的客人们对于今天林翠红家置办的酒席是挑不出一点儿毛病来的。
从六点多开席一直到晚上八点多酒席才散了。
林国平要回县城去,听雪则留在家里,明天早晨送王慧出嫁。
按照风俗明天送亲的队伍里得有舅舅,林国盛是王慧的大舅,他理所当然要送外甥女出嫁。
除了舅舅外送亲的队伍里头还有哥哥姐姐啥的,但王慧是长女,所以她的堂哥堂姐要送她。
听雪这个表妹是可有可无的,林翠红觉得要多几个自己的娘家人,光林国盛是不够的,林国平没空,林国安也忙,就算不忙他也不去,他终究还是自卑的,因为唇上那个醒目的镬子,他怕去给外甥女丢人。
宋秋芳也不愿意去,她和林国安的心态是一样的,她也自卑,自己的跛脚始终让她觉得比别人少了点儿什么,某些重要场合她是不会去凑热闹的。
张晓霞是很想去的,但林翠红不用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