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土地改革与推进农业机械化之外,另一项在全国轰轰烈烈大建设之中的头等大事,是教育事业。
如果说填饱一个民族肚子的粮食决定的是生存,那么教育决定的则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正所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一个民族若是没了教育,那么再多的人口也无法酝酿出改变世界的力量,而巨量的文盲则会成为混乱的代名词,最终被称之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军队,都需要文化。
文盲玩不转机器设备。
文盲搞不懂杂交睡觉。
文盲测不出大炮诸元。
各行各业都需要文化才能玩转,而现在伴随着工业化的展开,大量具有文化的产业工人集群成了亟需人力资源,产业工人更是需要接受教育才能发展出足够的规模。
二十一世纪世界上两个超级人口大国。
我国可以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获得近乎无穷无尽的发展动力,成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以一穷二白的姿态在短短七十年在经济、文化、军事都发展出了傲视群雄的力量。
而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则显得极为混乱,虽然有所发展,但发展差距却极大,工业迟迟无法集齐全部门类,农业无法完成自给自足,军队飞机不断坠毁。
两者之间的差距那深层次的原因除了社会制度、文化氛围之外,还有教育事业在影响。
想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发展大规模且高质量的教育事业。
那么发展教育事业的第一步是什么呢?
是识字。
识字是一切的开端,识字了才能看书阅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才能进一步掌握数理化知识,才能运用各种机械设备,才能明白军事思想与现代武器应用。
目前,全国的文盲率仍然不低。
除了此前已经被解放的华中、华北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良好之外,其他新解放的地区的文盲率则到了近乎惨不忍睹的地步,人群中十个里面找到一个识字的就不错了。
识字,仿佛是一种书香世家的特权。
于是,当农民们听到干部们要教自己如何写字之时,几乎个个都愣住了。
我们这帮脸朝黄土背朝太阳的老土们还要学习认字?那不是秀才和私塾先生们的绝活吗?
干部们严肃的说道,认字不是特权,受到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
于是乎,大规模的扫盲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4亿农民齐努力,要丢掉自己头上那‘文盲’的帽子。
农民们在农作之后在田埂上认字;
工人们在劳动之余在车间内学习;
文艺工作者们下乡普及文化思想。
夫妻之间要互相学习认字,学生的回家作业是教会父母认字,学习成绩最好的还能从劳动公社之中多领一袋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