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是别抱有太大的期望,岭南那边开发的程度有限,说实话冯盎运来的粮食能挺过今年已经让我很意外了,明年估计是有点遭罪,有也不会有今年的这个量了。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红薯当赈灾粮了。”
“红薯?”李世民并不想走到这一步,通过不间断的育种好不容易才走到了今天的这个地步,按照姜云明的说法有好几块地已经因为给红薯育苗已经短时间之内无法耕作了。“到明年红薯能有多少?不得留着育种吗?”
“明年的话......”姜云明低着头在心里算了一下产量。“大概有个二十万石左右吧。”
这个产量一说出口姜云明自己都有些吃惊,主要是增长的太快了。基本百斤种子能出4000到五千斤左右,说实话他也没想到。不过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大量种植的后果就是田地短时间不能再种植其他任何的作物,甚至还要通过施肥才能慢慢的缓过来。
“有这么多了吗?”李世民也被吓了一跳。育种的工作向来都是姜云明在负责,刚开始的时候每次他还看一下产量,但是时间长了再加上蝗灾的困扰让他也很长时间没有注意这些了。
“嗯,到明年的话应该差不多。我建议还是用一部分红薯当做赈灾用粮,红薯的产量虽大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大唐以后肯定是不能指望红薯的。”
“为什么?”李渊当初只是听过红薯的名头还有那堪称巨大的产量,对于红薯的缺点反而并不知情。
“废地,种植一季红薯之后这块地在一到两年之内基本种不了什么东西了,即便是种了也会欠收甚至是绝产。”其实这多少有些夸大,绝产还不至于,但是他害怕在粮食短缺的局面下会有人不顾后果。
“这么严重?”李渊有些怀疑,他原本的设想是让大唐大量种植,但是现在看来显然是不行了。
“嗯,有长处必定有短处。红薯不能多种,但是也不能不种,它那巨大的产量对于灾荒之年来说就是活着的保证。”
“但是如果明年依旧干旱的也也不够吧?”
“不对啊,咋就被带偏了?我说的是关中地区明年会继续干旱,但是别的地方不会啊。”姜云明这才察觉到了不对。特喵的又不是全国性的灾难,而且虽然干旱但是并不至于像今年蝗灾那样严重到绝收的地步。
李渊父子俩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也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