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太阳系的诸天系统 > 第184章 全面要约收购

第184章 全面要约收购(1 / 2)

 推荐阅读: 霍爷家的小祖宗甜又野 封灵女法师 三国:开局成为大汉天子 都市之穿梭万界 婚前99小时:回家的诱惑 我的邻家空姐(都市超级修真妖孽) 人在医院,救命钱被老婆买房 网游之不败领主 报告陛下!娘娘她又名动京城了! 沧神诀
最新网址:hbcjlp.com

汪成林所想到的金融术语便是“全面要约收购”!

所谓的全面要约收购,还有另一个说法,那就是上市公司私有化。汪成林想把汪氏公司私有化,非常想!

公司上市有很多好处,也有一些弊端,但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要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公司想要上市呢?

公司上市,首当其冲的好处便是上市后便能筹集一笔可观的资金,而且上市后还可以用公司股票再融资筹集资金。

汪氏公司如果不是通过上市,再花十年时间也未必能够将公司发展到如今的规模。而现在,汪成林却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用付出很少的资金,就能够将公司所有权全部回购。

罗艺成功要约收购29%的汪氏公司股份,差不多已成定局,而汪成林本身拥有公司19%的股份。所以翁婿俩加起来,可以按照共有48%的公司股份来计算。

如果按罗艺要约收购的价格实行公司私有化,那么大约只需要三亿五千万就能收购剩下的52%股票。

而这部分股票在正常情况下,本该价值二十六亿。

汪氏公司如今股份如此之低,是因为冯家恶意打压并且肆意造谣的缘故。退一万步说,即便专利官司打输了,法律也有实际赔偿额度的明确规定,并不是原告想要多少赔偿就给多少的赔偿的。

赔偿额度,可以按照权利人因侵权遭受的实际损失来确定。

然而原告只是一家纯粹的专利公司,并不生产相应的产品,所以这个计算方法不适用。这种情况下法院多半会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利益来确定赔偿金,其计算方法是“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

由于汪氏公司的VR产品才开发出来不久,进入M国市场的时间则更短,所以销售的总量并不多。

而且,又由于汪氏公司是以零部件的形式出售VR产品,所以售价相当低。

按照M国同类产品的成本价格来计算其利润,其数值虽然不至于为负数,但也极其低,不被当作低价倾销都不错了。

数量不多再加上单件商品的利润极低,因此算出来的金额不可能太高。

也就是说,即便专利官司打输了,汪氏公司也不会因此而伤筋动骨——何况这场专利官司被判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如此一来,进一步将汪氏公司实行私有化,便能够从中获得超过二十亿的收益,这叫汪成林如何不动心。

之前汪成林不考虑这个方案,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个原因是汪成林无力筹集相应的资金。

他自身没多少现金。如果向金融机构融资,那便需要说服金融机构相信:汪氏公司私有化之后有能力偿还借款。

然而这里面存在一个逻辑悖论。

假如汪成林不能让金融机构对汪氏公司恢复信心,那么金融机构就不会为汪成林提供融资。

假如汪成林成功说服了金融机构,令其相信汪氏公司市值被严重低估。那么金融机构为什么不自己抄底汪氏公司的股票,却选择帮助汪成林?难道金融机构更喜欢做好人好事?

所以汪成林明知道机会难得,却由于没有资金因而只能望之兴叹。

第二个原因则是汪成林弄明白前因后果时,冯家已经对汪氏公司发起要约收购。这种情况下哪怕汪成林突然拥有了三五亿现金,已经将汪氏公司视为囊中之物的冯家也不会坐视汪成林成功将汪氏公司私有化。

那个时候,汪成林怎么都想不到冯家居然会失去要约收购的资格。

然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莫名其妙的,冯家居然失去了要约收购的资格。而资金方面……有分析机构推测游戏公司的年营收,即便按最悲观的计算,也能达到近亿M元。

真则净公司即便本身没那么多现金,但只要露出想贷款的风声,银行等金融机构都会抢着上门提供贷款服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