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不算复杂。
实施耕者有其田,需要对土地重新进行分配,分发新的地契。
伊扬王国的统治阶层默契联手,将庄园瓜分。
然而万王之王颁布了《宅地法》,所以伊扬王国的统治阶层如果收敛一些,至少不应该阻止农奴们去开垦贫瘠的荒地。
但这其中有一个矛盾。
城里贵族有天降神恩的物资,因此不依赖于剥削农奴。虽说城里贵族也需要仆人服侍,但这种对劳动力的需求却很少。
但乡下贵族却不同。如果只有庄园却没有农奴,那么乡下贵族就只能自己种地——霸占了那么多土地靠自己种,怎么可能呢?
所以,伊扬王国的贵族们在霸占了庄园之后,还限制农奴的人身自由,阻止他们去开垦荒地。
但,伊扬王国中一名担任教育次长的小贵族,却因为这件事和其他贵族闹翻了。教育次长在公开场合抨击了两位执政官和司法官以及农牧官。
他甚至扬言第二天将在广场上发表演讲,如果没效果还会去歌德城(目前戴森球世界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去反映问题。
然而第二天,教育次长却失踪了。其家人报案,治安官却不同意立案。理由是:教育次长之前声称会去歌德城反映问题,所以他不是失踪了,而是去了歌德城。
家人反驳:教育次长明明说是先在广场上演讲,如果没效果才会去歌德城。何况教育次长即便去歌德,也没道理不和家人知会一声。
所以家人坚持认为教育次长是失踪了。
治安官却只是敷衍,说最多只能让执法队成员平时多注意一下有没有教育次长的消息。立案是不可能立案的,除非家属能够证明教育次长不是去歌德城了。
治安官的说法其实是一个悖论。
如果教育次长的家人不能证明教育次长的行踪,那么治安官就不承认教育次长是失踪。
而教育次长的家人如果能够证明教育次长没有去歌德城,那么显然就知道了教育次长的行踪,同样不能算失踪。
而更令治安官家人心寒的是,他们向伊扬王国其他官员反映亲人失踪的疑案,却无人理会。
终究是天无绝人之路。
三天前,一支巡回法庭来到伊扬王国。教育次长的家人喜出望外,便去找巡回法庭作主。
然而巡回法庭却表示:巡回法庭不是钦差特使,只有审案的权力。他们既无权力也无能力侦查教育次长的失踪案件。
无奈之下,教育次长的家人决定告发伊扬王国官僚上下勾结,将原本计划分配给庄园农奴的土地私下瓜分。
教育次长的家人认为:教育次长的失踪和贵族联手瓜分土地有关,解决了这个案子,也许教育次长的失踪案件就能水落石出。
然而现在广场上的案件审理,却对教育次长的家人很不利。
农牧官提供的卷宗,证明庄园土地已经按照万王之王“耕者有其田”的指令分配下去。而出庭的大量人证,都是不具有贵族身份而又分配获得了土地的人。
这时汪蔚好奇地悄声问罗艺:“教育次长的家人情绪激愤不似作假,何况他们也没理由诬告整个王国的贵族。”
“但证据却有表明王国贵族并没有私下瓜分土地。”
“你说这个案子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