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艺信心十足。
“你知不知道古代有一个朝代赌博几乎绝迹?”
汪蔚没听过这种历史轶事,所以罗艺告诉她:“雍正朝,输钱的人自首不仅免除赌博罪,还会追还他输掉的钱。如此一来,自首对于输了的人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
“因此,赌博就几乎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顿了顿,罗艺对汪蔚说:“利用类似的‘囚徒困境’,便可以将行贿受贿行为大幅降低。”
罗艺之所以会顿了顿,是因为他还有些拿不准。
罗艺认为利用“囚徒困境”的思考方式制定相应法律,很明显能够降低行贿受贿的概率。但各国却没有制定类似法律,也许是因为其中有什么地方他没想明白?
不过,既然这种法律规定已经在历史上获得过成功,无论如何自有可取之处。所以罗艺打算依葫芦画瓢,略加修改后用来抑制行贿受贿行为。
罗艺告诉汪蔚:“我准备颁布法律,规定官员受贿后自首,不仅免除受贿罪,其受贿财物还将彻底洗白。”
“理论上,受贿财物将收归国库,然后作为奖励重新回到受贿官员手上。但实际操作中只做登记,财物根本不转移。”
汪蔚蹙眉。
“行贿受贿都是犯罪行为,你怎么偏袒受贿方啊?”
罗艺理直气壮。
“有两个理由。”
“其一,法律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的工具。官僚是统治阶层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某条法律严重损害官僚的利益,就会遭受官僚集团自发的抵制。”
“想要让相应法律顺利推广实施,即便不是对官僚集团有利,至少也不能严重损害他们的利益。”
汪蔚不服气。
“戴森球世界完全属于你,你制定什么法律,难道还怕官僚集团联合抵制?”
罗艺苦笑。
“明着抵制大概不会有,即便有,有没什么用。但官僚集团必然会暗中抵制。”
“朱元璋的威望足够吧?哪个官员敢对他说不?但朱元璋制定的损害官僚集团利益的法律,同样无法执行下去。”
“比如说朱元璋规定官员低薪,又规定贪污的官员将受到剥皮充草的酷刑。然而朱元璋在世时情况还好,官员只敢对同僚罪行睁只眼闭只眼,顶多也只是相互遮掩一下。”
“然而待朱元璋离世后,这条规定却基本上就再也没有执行过。”
“所以说,严重损害官僚集团利益的法律,即便能够依靠威望强制执行下去,也没法持久。”
汪蔚气呼呼地“哼”了一声。
行贿受贿明明是双方共同犯罪,根本不可能单独发生,可是制定法律时却要对官员妥协,汪蔚怎么想都不高兴——特别是罗艺是戴森球世界的万王之王,能够说一不二的前提下。
然而罗艺讲诉的道理简单明了,汪蔚一听就明白。
所以汪蔚虽然不高兴,却也没有无理取闹。
她转移了话题。
“除了担心官僚集团抵制,你偏袒官员的另一个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