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看见贼偷,没有看见贼挨打!80年代冰城治安很乱,也跟这部分利益有很大关系。
在这上面,冰城乃至龙江每年都要死不少人。中苏列车上,每天,每趟,都在发生着各种恶性案件,有些人在十几年后才被抓捕归案。
地下经济尤其独特的运行规则。想要在这个圈子里挣钱的确不难,但是想全身而退很难。
如果涉入不深,很容易被人当猪宰,涉入过深,则以后任何一个秋后算账,都会把自己牵扯进去。
在各种重生小说里,主角们很轻易就打通了各种环节和人脉。
这种小说,对在冰城确确实实生活过的人来说,就是纯粹的笑话,不看也罢!
所以,直接以技术起家,以技术养技术,在目前来说,就是最佳的方案。
就这样,选择来选择去,其实他可以选择的又很少。
必须要在一些成本低,见效快的项目上先行起步。
而且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一些条件,尽量的向专业靠拢,这样才可以用学校的实验室设备,来完成人生的第一步。
经过一上午的思考,他决定以光纤传感器为第一波论文的核心。
扬长避短,现在他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就是地理优势,从三十年后的眼光来看,冰城一无是处,地处北疆,周边的经济发展缓慢,政府的思维僵化等,一大堆缺点。投资不过山海关,不是一句玩笑话。
但那是三十年后!
在这个节点,冰城是不折不扣的大城市!其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12位!
要知道冰城的人口总数要比其它城市要少得多!
换句化说,人均GDP差不多是上海的一倍半!
这是什么概念?
——————
经过一番思考,成永兴制定了一个光纤,MEMS,LED的科研三部曲。希望通过这三步,能够给下一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中的第一步,就是光纤传感器。
光纤的发明,已有接近一百年的历史,但八十年代的行业热点,主要集中在光纤通讯上。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普及,对数据通讯的需求正在大量爆发。
虽然正处于光通讯爆发的前夜,但光纤的外围应用,还没有吸引足够的注意力。
记忆中,光纤传感器相关论文的大量出现,是在十年后,90年代底,21世纪初的事情了。
由于光纤通讯的大量应用,导致光纤的价格大幅下降和普及,转眼间光纤传感器技术就成熟了。
现在进入这个领域,比较容易出成果。
由于光纤相关通讯的研究,测试仪器已经完善,做试验的条件具备。只要借到相应的试验设备,试验做起来就是刀快水热,一出了一个。
同学里总还是有几个留校读研,继续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
成永兴偶尔在网上会搜索一下这些同学的名字,关心一下这帮家伙又发表了什么论文什么的,虽然不了解细节,但是大概的行业发展趋势还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