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紫微宫,大业殿。
极尽奢华的宫殿少了几分往日的光彩夺目和尊贵威严之气,宫城内外一片愁容惨淡和阴郁暮气。
几乎每一座殿宇牌匾上都高挂一条素白绢帛,大红色的宫灯也换成了白色,灯笼上一个黑色的“奠”字格外刺眼。
就连天子寝区主殿大业殿也不例外,所有色彩鲜艳的地方都用白布帛遮盖,连进出伺候的宫女和太监也全都身着丧服。
大业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皇太子杨昭薨于行宫,天子甚哀之。
突如其来的消息一下子冲散了大隋王朝迁都之喜,冲散了洛阳城内的繁华喧嚣,更是让彰显皇朝帝王之尊荣的紫微宫蒙上了一层阴影。
天子杨广闻太子之殇,悲痛万分哀哀欲绝,一向强健的龙体顷刻间倒下,大病一场,辍朝一月,直到近日病情康复,才重新在大业殿接见朝臣,处理积压的政务。
大业殿内,天子高坐玉阶龙壁之下,下方大殿正中地毯两侧,十多名一身素服的朝臣安静跪坐。
内侍从冯良侍立在皇陛之侧,另一侧则是章仇太翼端坐在一方胡凳上。
杨广脸上罕见地显露疲倦之态,他的眉心有些晦暗之气,太子薨逝已过大半月,可他心中伤感裂痕仍未愈合,再加上病体初愈,精神略有不济。
杨广一向以精力旺盛着称,常常能够一连几日彻夜不眠处理政务,第二日同样神采奕奕地召见臣子。
可是这次皇太子薨逝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杨广悲痛之余,竟然对处理朝政都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常常感到倦怠和烦躁。
皇太子杨昭自小长于先帝文皇宫中,受到先帝和独孤皇后的喜爱,杨坚曾称赞他为“天生长者”,性情忠厚之人,也是杨广早早选定的大隋第三代守成之君。
可惜这位被两代隋帝和满朝文武寄予厚望的太子天生体态肥胖,体弱多病,生命定格在二十三岁而终,举国哀悼。
杨广手拿一封奏疏越看眉头越是拧紧,天气才刚刚入秋,他素色常服外便披上一件软裘,脸上神情有些委顿。
大业殿内十分安静,诸位臣子都在耐心等候。
杨广脸上闪过一丝怒气,刚想要开口说话,呛了口气猛地咳嗽起来,冯良赶紧走上玉阶倒了一杯热腾腾的参茶,伺候着天子饮下。
“陛下可得保重龙体呀!”冯良心疼无比地小声嘟囔了一句。
杨广挥挥手让他退下,拿起奏疏对下方众臣子怒道:“你们听听,辽东这事有多么荒唐!先是怀远堡戍主柴绍和辽东城镇守渊太祚的女儿幽会私通,还有了孩子?然后又是渊太祚逼婚,柴绍誓死不从,渊太祚一怒之下将柴绍打得半死,现如今辽水东岸整日喊杀声震天,高丽七万大军日日演武,辽水之上高丽战舰来往穿梭,叫嚣着要辽东郡交出柴绍!”
杨广怒极而笑,狠狠将奏疏摔在几案上大吼:“渊太祚想干什么?拿七万大军威胁朕吗?他敢让高丽军队踏上辽水西岸一步,朕就征调大军入辽东,看看他高丽人敢不敢同我大隋开战!咳咳~~”
杨广愤怒激动之下脸色潮红,又是一阵咳嗽,吓得冯良手忙脚乱在天子后背一阵拍抚。
章仇太翼手执拂尘依旧一副眼观鼻鼻观心老神在在的模样,殿中大臣相视露出苦笑。
辽东这事,的确太过胡闹离谱了,一对男女之间的私情,竟然引得边境不稳,大隋和高丽藩属之间差点就要兵戎相见,也难怪陛下会震怒。
尚书左仆射苏威想了想,挺起腰杆稽首道:“陛下,依老臣之见,此事因怀远堡戍主柴绍而起,不若降旨让他迎娶渊太祚之女为妻,息兵止戈,也好给高丽渊氏一个交代!”
另一侧,兵部尚书柳述当即高声道:“苏相国此言不妥!男欢女爱之事岂能牵扯进国家大事?他渊太祚为了找回颜面,竟敢调集大军演武,陈兵辽水东岸,这是以武力相要挟,我大隋岂能如他所愿?若是让柴绍迎娶渊氏女,岂不是表明我大隋服软,受他胁迫!”
苏威笑呵呵地道:“柳尚书勿急,毕竟吃亏的是他渊太祚的女儿,柴绍身为男子岂能不负责任?渊太祚恼怒也有可以谅解的地方,没必要为了一点小事,就坏了两国邦交,激起边境武力对峙嘛!你不给渊太祚一个心满意足的女婿,到时候高丽人说咱们汉家儿郎都是些提起裤子不认账的流氓坏痞呢!”
苏威处事圆滑,向来以长袖善舞着称,笑吟吟地应对柳述的反驳之言,惹得大殿之内响起一片轻笑声。
杨广也露出一丝笑容,摇摇头又无奈地道:“一对男女偷欢的丑事竟然摆到朝堂上来商议,真是荒唐至极!如此看来,柴绍其人,真是不堪大用!”
想了想,杨广忽地又问道:“冯良,朕记得柴绍之前似乎是在昭儿的东宫当差吧?”
冯良急忙回到:“陛下好记性!柴绍先前确为元德太子千牛备身,去岁大败契丹陛下决定重建辽东,柴绍才谋了怀远堡戍主一职,调出东宫!”
杨广点点头,眯起眼睛,手指头在几案上敲了敲,声音有些低沉:“东宫......东宫!这些见风使舵的家伙倒是会随机应变,当初昭儿受封太子之时,一个个削尖了脑袋把人往东宫塞,等昭儿病情反复眼看命不久矣之时,又一个个想方设法调出东宫,能躲多远躲多远!哼~都是一群混账!”
阴沉的语气饱含怨怒,一众朝臣皆是匍匐跪拜,冯良也是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天子因太子病逝难免把怒气牵扯到旁人身上,这种时候无人敢多言一句。
世家门阀争相把家族优秀子弟送往东宫,本就是皇室和世族巩固关系的手段,等到太子眼看继位无望,那些个世家子肯定又都会果断离去另投他处,除非是无法改变的姻亲关系,否则没有哪家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权位利益之争本就如此无情,不光临汾柴氏,其他有门路条件的世族家家都是如此,陛下也心知肚明,在场许多大臣家族中,也有子弟见势不妙及时离开东宫另谋高就,所以在这件事上,他们绝不会有任何话说,更不敢触怒杨广。
所以天子看似是在骂柴氏,其实是把朝堂内的大多数臣子都骂了进去,众臣更不敢去触这个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