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慈煊和刘文秀的共同安排下,刘文秀一直拖到吴三桂的军队进入贵州边境(永历十二年十一月初)才出发。
出发之日,朱慈煊为老师送行。师生两人行到昔日一起登山之地,极目远眺,想到昆明城好山好水就要沦落建奴之手,不禁慨叹万千。将武侯诸葛亮视为偶像的刘文秀,不知不觉吟诵起了武侯的传世之作《出师表》。
朱慈煊听着听着,也感同身受,一起吟诵起来。
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临别之际,朱慈煊旧事重提。
“老师,太祖老人家托梦,虽然听起来虚无缥缈,但还望老师牢牢记在心里!”
刘文秀朝遥远的东方深深一拜,神色肃然道:“太祖老人家数次托梦殿下,都已成真。老师定然记在心里,不负太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原来,朱慈煊通过前世的历史知识,已经提前知晓明军和夔东十三家围攻重庆府,本已经胜券在握,不料,中途谭家兄弟叛变,功亏一篑,导致牵制满清大军的策略失败,一代名臣文安之也郁郁而终。
他便假借仙人(明太祖朱元璋)托梦,叮嘱刘文秀,让他要时刻戒备谭家兄弟的叛变。一旦谭家兄弟有异动,就应该当机立断,将两人就地斩杀。
谭家兄弟乃是夔东十三家的重要将领,虽然夔东十三家暂时听命于永历皇帝,其统帅李来亨也接受了永历皇帝临国公的封号。但实际上,由于大顺军和明军第一次联盟的不欢而散,大顺军已经对明朝心灰意冷,虽然愿意与明军一起抗清,但并不受大明的直接管辖,如此一来,如何处理谭家兄弟的变节就变得非常敏感。
若是过早处理,则会破坏大明和夔东十三家好不容易修复的联盟关系;若是过迟介入,则重庆府将会得而复失,后续夺取将会难上加难,甚至功亏一篑。
因此即使朱慈煊预先知晓谭家兄弟将会中途叛变降清,仍不敢告诉已经授命的联军统帅文安之,担心其大明统帅的身份不能把握好分寸,也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
相比文安之,刘文秀是个理想的人选。其一,刘文秀是大西军四大统帅之一,在义军中威望极高,他的言辞对于同位义军的夔东十三家有很大说服力;其二,刘文秀性格细腻稳重,能敏锐得抓住决策的时机;其三,刘文秀素以安抚士卒见长,即使处置了谭家兄弟,也有能力将义军安抚。
即使如此,朱慈煊依然担忧刘文秀一时心软,误了大事,这才再次提醒。
他送别了刘文秀,便匆匆忙忙去见自己另外一位老师——镇守云贵两百多年的大明黔国公沫天波,不料却从老师的口中听到一个震惊、意外、伤感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