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朱慈煊所料,七天后,郑成功满脸喜悦得前来拜访,告诉他一件大喜事,他郑成功做爷爷了!
若是前世,一个四十岁不到的男子有了孙子,十有八九会被人嘲讽取笑;但古代社会平均寿命不足四十岁,所有人都期盼多子多孙。像郑氏这样的大家族更是如此!
“恭喜延平王世子喜得贵子,”朱慈煊忙合十恭贺。
“同喜同喜,”郑成功拉住朱慈煊手,满脸笑容,舒口气道:
“说起来惭愧,经儿顽劣,娶了唐大人之女,两口子感情并不和睦,小王还常为此事担忧,深怕有愧唐大人所托。呵呵,想不到这小子居然给小王添了一个宝贝孙子,看来小王是杞人忧天了。”
看来,郑经给郑成功的书信并未道明,这儿子并非嫡出!
这下糟了,若是让郑经的岳父唐显悦当众揭露真相,郑成功非被气得吐血不可。
事情已经发生,担忧也是徒劳,奶奶的,只能自己上去给郑经这个王八蛋擦屁股了。
当务之急是去厦门一趟,与唐显悦沟通一下,将他的怒火先行压下,千万千万不能让他将此事公之于众;国人最好面子,一旦此事大白于天下,郑成功不处置郑经,将再难以服众!
想到这里,朱慈煊朝郑成功躬身道:“延平王,趁此好事,小僧想从王爷这里讨一份差事。”
“大师但说无妨,何须客气?”郑成功大笑。
“小僧斗胆作为王爷使臣前去恭贺世子喜得贵子!”朱慈煊合十请命。
“哈哈哈,大师不愧是小王知己,”郑成功畅快大笑道:“小王正想请大师帮这个忙。”
“那小僧明日就启程前往明州,小僧与苍水先生许久未见,甚是想念。”朱慈煊知道纸包不住火,唐显悦很快就会知道真相;未免夜长梦多,越早灭火越好。
“好,”郑成功大手一挥,笑道:“明日小王派马信护送大师回去。”
…..
第二日,朱慈煊便带着胡一清、姚启圣,在马信舰队的护送下前往明州(厦门)。一到明州(厦门),朱慈煊直奔延平王府,带着郑成功的贺礼探望郑经夫子。
郑经听到父王派了使者来,忙抱着自己儿子出来迎接。待见是朱慈煊,脸上笑容更盛,抱着儿子朝他躬身:“郑森拜见慈木大师,多谢大师相助父王渡过生死大劫。”
“世子快快请起,小僧可受不起你的大礼,”朱慈煊上前扶起郑森,望着他怀里的孩子,见这孩子长得相貌堂堂,虽然年幼却带着几分英气,颇有几分郑成功的风采,于是合十道:
“此子英气逼人,有延平王之风;若有名师指点,他日成就可不逊于延平王。”
史书中记载这小孩长大之后为人刚毅勇略,颇有郑成功风范;可惜最后被弟弟的老师冯锡范联合郑成功的妻子董氏所废。
朱慈煊前世看鹿鼎记,对害死陈近南的冯锡范深恶痛绝,自然对郑克臧的遭遇颇为同情。
既然自己来了,那郑克臧的命运自然也会随之改变,至于冯锡范现在只是一个小头目,没资格进入自己的法眼。
朱慈煊不过几句赞誉,可把郑森给乐坏了。
他早已经听闻朱慈煊在台湾数次救助自己父亲的神奇事迹,加上半年来常听顾炎武夸耀自己老师的传奇,心中已将朱慈煊与神僧相提并论;此刻听到他大赞自己儿子,不禁喜极而泣道:
“郑森拜谢大师赐福!”
朱慈煊点了点头,低声道:“世子,小僧有几句话与你说,请借一步说话。”
“请大师随我来,”郑森将孩子抱给旁边乳母,领着朱慈煊过了一条长长的走廊,进了一个偏僻小院。
“大师,此处乃是王府密地,大师有话但说无妨,”郑森朝朱慈煊深深一揖。
朱慈煊盯着郑森的眼睛,叹气道:“适才小僧说令子颇有福相,却忘了说一句,令子近来会有血光之灾。世子若是处置不当,将大祸临头。”
郑森神色大骇,跪下道:“请大师救救我儿。”
朱慈煊叹气道:“世子可有什么想对小僧说得?”
郑森犹豫了一会儿,说了许多私密话语,比如和原配唐氏性格不合、从小对父亲惧怕如虎等等,却没有道出,自己儿子乃是自己与乳母所生。
朱慈煊扶起郑经,耐人寻味说道:“世子应该知道,延平王对世子寄予厚望。”
“郑经明白父王苦心,所以日日都是兢兢业业,不敢有负父王所托。”郑经低声回答。
朱慈煊心中叹了口气,骂了一句,你他妈就是这样报答你父亲的?
嘴上继续游说:
“世子应该明白,你父亲对你的期望越大,你的责任也就越大,希望世子不要令你父亲失望;若是不慎做了什么不当之事,也该想着尽力挽回。”
郑经稽首道:“大师的话,郑经记在心中。父亲的教诲,一日不敢忘记。”
朱慈煊本来希望他自己说出真相,不料只见对方态度诚恳,但言辞却都是空话。
没办法,看来不费一番力气是搞不定这个郑经的。
他提高了声调,宛如当头棒喝道:“小僧此次从西南不远万里前来,世子知道所谓何事?”
郑经见他面色威严,叩首道:“听父亲说,大师涉险而来,是为了帮助父亲渡过劫难。郑经身为人子,感激不尽,愿为大师效犬马之劳!”
朱慈煊脸色一沉,叹息道:“但是延平王的劫难还没有结束,如今还有一个最大的劫难,不晓得能不能渡过。”
“请大师一定救救父亲!”郑森大声哀求。
“这个劫难,小僧就是耗尽法力也未必能如愿;”
朱慈煊叹了口气,拍着郑森的肩膀,肃然道:“世子,这世上真正能救你父亲的人…..只有你….因为延平王这场最大的劫难正是世子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