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友问我,为什么会写这么一个过程出来?也不是完全的小说,故事繁杂琐碎。
我说:这才是生活。
武慧灵和聂元梓吵架了,我知道,而且我还知道,他们分手了。温惠锋有一点苗头要追武慧灵,我默不作声。
温惠锋不是一个安定分子,所以在谨小慎微的过程中,经常认为武慧灵会反感他。用我们班第一名的小姐姐话来说,那就是做贼心虚。
武慧灵可以说是班花级别,而且长相甜美可爱,也不会有动怒的时候,除非是开玩笑。我一般都会赶紧道歉,然后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把她气着。
鹿鸣说:“只能说明你心里有过她,所以潜移默化!”现在想想还真的是如此。只不过,现在我只能通过其他渠道旁敲侧击了。她现在也多半不会理我的,温惠锋也一样。
我曾经发过一条说说:珍惜现在所有的,未来或许会逝去。
发这条说说的时候,是大二的十月份,我知道结局,所以贪恋。@武慧灵的时候,是高三的四月份一号,愚人节那天。
因为我不可能,在第一次的时候给武慧灵发过:送给你思考思考。
她说:我知道,不用你说。小心的。
我嗤之以鼻,那个时候我真的小,没有现在豁达。
我愿意乘一只孤帆远影,折一枝佳蕙送灵。菩提铃音响,归静世间凡尘,一杯清茶淡酒陪孤单的月亮。
温惠锋问道:“你要折哪一支?”
我有些呆滞,好吧,我错了……
然后我默默地把它挂为仅自己可见。温惠锋又说:“有谁看呢?”
我顿时觉得有些捶胸顿足的感觉,又把它搞出来……我在干啥子呢?(??.??)
我不知道……
日子还是一如既往得要过,有的东西肯定是要变味的。于是乎,我又收到了聂元梓的警告信,好吧,第二封了。为什么不是温惠锋呢?难道你们关系特别好吗?还是觉得,我一定会比你强?
总之,我又一次被人提醒了,这一次我明显发现了武慧灵是默许的,有很多东西,以至于我们组长都有些看不下去。
“我们组不欢迎你。”组长对聂元梓撂下狠话。
我依稀有写东西的想法,而且,《似清浊玉》完整写下来其实要比《檀香秋阁》早得多。因为檀香秋阁只有大致方向,没有具体的完结字数,所以到了补习班,《似清浊玉》几天就发完了,而《檀香秋阁》却等了很久。后来一鼓作气在大学才完成创作,以及后续的《红泪传:王朝的牺牲品》。
不过那个名字,因为取消了书名的标点符号,这本书只变成了三个字“红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