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心里头的吐槽哪敢真的说出来,装模作样地问道。
“哪两个人选?”
反正估计他一个都不认识,到时候就随便推脱一下,把皮球又踢回去就是了。
“大将军推举典事朱穆,皇太后推荐的人选是议郎马融,这二人皆有不世之大才,难决高下。”
“哦,朱穆,马融,我也不知……”
等等,“你说马融?他是不是有两个弟子卢植和郑玄?”
州辅见他脸色古怪,也有些莫名其妙,点头道:“马融门下弟子上千人,似乎确实有个叫卢植的少年,至于郑玄倒是没听说过。”
我的天,我知道我自己是谁了,这一刻仿佛天雷滚滚而下,将他轰得里外通明。
那个卢植,不就是三国时期刘备和白马将军公孙瓒的师傅吗?
那天登基时,隐约记得有提到他是大汉第二十一任皇帝,他想起来了,东汉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不就是排名第二十三吗。
往前倒推,他肯定不是汉灵帝,因为情况完全不符合,根据年代来算,那他不就是《三国演义》里没出过场的顶级昏君,汉桓帝么。
卧槽,他是汉桓帝?
《出师表》中那个亲小人,远贤臣的汉桓帝?
太他妈雷人了。
这可真是天大的冤枉啊,他连亲政的机会都没有,那些个坏事,肯定不是他干出来的。
话说他中午才说想当个昏君呢,没想到自己就是史上最有名的昏君之一。
自己读初中时最喜欢的小说就是《三国演义》,抱着看了不知多少遍。
仔细想想,这个汉桓帝的丰功伟绩,似乎除了重用宦官,打击士大夫之外,还有好色。
据说他是整个大汉历史上最好色的君王,拥有宫人五千,甚至还召集王公大臣和嫔妃们开过无遮大会。
这这这……听起来确实是十分不靠谱啊。
好像他还是历史上第1个亲自卖官弼爵的皇帝,自他开了这个先河,后世的所有昏君都跟风效仿,流弊深远。
当然他名声卓着,跟《三国演义》和《出师表》也有莫大的关系。
在《三国演义》之中,只要有忧国忧民之士谈起国家大事,必然会以“自桓、灵二帝以来,朝纲混乱”为开头。
再加上《出师表》名垂千古,甚至被选为后来的中学课本,因此他的昏君之名也随之传扬得路人皆知。
不是吧,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根据母亲所说,从前的刘志绝对是个纯孝仁义的好孩子,而且还聪明好学。
难道是被关在宫里多年,被大将军迫害得心理变了态?
“陛下,陛下?您怎么啦?”
见他忽然呆立不动,满脸震惊和迷茫的神色,把州辅倒给吓了一跳,选个太傅而已,至于吗?
“没事,没事。”
刘志回过神来,急忙摇摇头。
“刚才所说,您到底决定选哪一位?”
见他终于回了神,州辅便尽心尽责的继续把问题重复了一遍。
“那就选马融吧。”
当然得选他了,就算我大汉最后还是完蛋了,那我最起码也是他刘备的师叔吧。
叫你动不动就骂我,动不动就骂我,到时候算不算是欺师灭祖呢?
刘志心里突然有些小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