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实这段的拍摄并没有先前那么顺利。
在前期走戏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
剧情是从池月走出家门的时候开始的,导演为了保证镜头情绪的连贯性,要求沈佳音将从家门出来一直到看到汽车的一整段完整的表演出来。
电影里虽然呈现出来的是走过了两条街后才在拐角处看到了汽车。
但其实真实拍摄并没有那么远的路。
只要在剪辑的时候下些功夫,就能够用有限的拍摄场地刻画出很长的路断了。
所以真实拍摄不需要拍那么远的路。
大概就是走出家门口几米就是一个小小的路口,过了这一个路口后紧接着就是下一个路口,车就停在那里。
但就是这短短几十米的距离,难住了沈佳音。
她没有真实的跟踪过一个人,所以很多细节上并不能够满足徐导近乎完美的要求。
她考虑到了要在灯光下隐藏自己的身形,但会忘记让自己的身子尽量远离路边的灌木。
好几次,她身上披着的小毯子剐蹭到了路边的灌木,发出很大的响动。
“真实场景下,在那样一个四处无人的街道上,你发出这样的声音,完全足够任何一个被你跟踪的人发现你了。”徐导和沈佳音说。
“更何况,女主角池影的人设是一个卧底,一个间谍。”
池影的反应能力和灵敏度,只会比别人更高。
虽然剧本要求是池影心中有事情在思考,导致她的注意力没有放在观察周围环境上。
但是,有些长期的训练造成的肌肉记忆,是不需要人特定的去调动一些感官才能够做到的。
寂静的夜里突然传来的树叶响动,无论如何也是会让池影心中有所疑惑的。
所以,沈佳音必须格外的注意每一个细节。
不然,现在这些看起来非常苛刻的条件,在将来电影放映的时候就会变成观众们眼中的槽点。
“这么拙劣的跟踪,池影都发现不了吗?”
“为了不发现而故意演成这样?”
“池影谨慎小心的人设可要立不住了。”
徐导已经可以想象得到到时候网友会说些什么。也将这些假设一一说给了沈佳音听。
沈佳音虽然是刚刚恢复了身体状态就来拍夜戏,但是她知道自己拍的不好和身体状态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她没有以此作为逃避的接口。
因为她知道,这是她演技上的欠缺,是她需要进步的地方。
她认真的听取导演的意见,一遍遍在脑中模拟下一次表演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但是,哪怕她自我感觉再松弛,NG了太多遍后,也还是难以避免的开始紧张了。
徐导看着越演越不过关的沈佳音,也有些着急了。
他不是着急沈佳音怎么都演不好,她知道沈佳音心里也是十分的愧疚,他也不好再去过多地责备她。
他只是在着急,不知道该怎样才能更好的跟沈佳音解释这场戏该怎么拍。
“有人对戏的话是不是会好很多?”
徐导的身边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徐导扭头看去,是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