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商议完毕后,高翔就告辞了。
吏部负责安排的官员、工部负责召集的工匠、户部宝钞购买的粮食、兵部安排的一个卫所、刑部安排的几名刑事专家、一万多蒙古俘虏全部都在京城北郊集结完毕。
高翔率领着大家,浩浩荡荡地奔向蒙古察哈尔部。
祥云卫一直驻守在察哈尔部,这段时间他们除了为当地的蒙古部落百姓灌输思想,分发粮食之外,还安排他们到长城外的山区砍树、搬石料,为筑城准备材料。
高翔率领着大军来到察哈尔部后,马上开始了工作。
在京城时,高翔就制定了筑城计划,那就是以居庸关外三十里处为起点,建造第一座城池。
然后横向八十里或一百里,距离长城五十里处建造第二座城池。
然后继续向东按此距离继续建城,直到科尔沁与辽东、女真一线。
高翔建城后的居民,除了本地的蒙古百姓之外,还有从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迁徙过来的百姓。因为那些地区地少人多,老百姓辛辛苦苦忙活一年,还吃不饱饭。如果遇到大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基本上就得流离失所、易子而食了。因此,有必要将一部分百姓迁移至长城外广袤的草原地区。既稳固了边防形势、又为百姓找到了一条活路。
首先,高翔命令大家在筑城地址周边,安放好帐篷之后,开始建造简易的住房。所谓的简易住房,就是用土坯垒成的房子。这对于常年干活的工匠绝对是小菜一碟。
挖土、制坯、晾干、建造,流水线作业。由于草原地区风很大,土坯制成后,由于凉风的作用,干得很快。
集体的力量是很大的。大家没日没夜的干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三万多人的简易住房就建造完毕了。
工部尚书杨魁还是十分够意思的。他不仅按照高翔的要求召集了一千名工匠,而且还主动为高翔提供了几份城池构造图,供高翔建城所用。
高翔召集几名有经验的工匠研究了这几份构造图,最后制定了建城方案。
由于在此地建城,主要以防御外敌入侵为主,日常生活为辅,因此,高翔要求城墙一定要高、厚,城内除了人员居住,还要拨出一部分地种植土豆和玉米,以备敌人包围城池时,可以自给自足。
大家在高翔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各部负责人也都任命完毕。大家各负其责,建城工程就这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