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江是非常有名的民间雕刻艺术家,他从小家境贫寒,读书很少,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自学成才。
他年轻时主要雕刻笔筒、小型摆件、茶壶等,任何一块石头在他手中,都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经过他的鬼斧神工,变成一件极具美感的艺术品。
上了年纪后,唐老又钻研起了名画雕刻,把一幅幅古画刻在了石头上,让它们变得更加立体,更加栩栩如生。
只不过他为人比较低调,虽然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但是他拒绝加入任何协会、担任任何职务,也很少接受采访,他要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他最爱的石雕上面。
所以当喻搏空向程满心说起可以采访唐老师的时候,程满心是不敢相信的。几次确认后,她才赶紧准备了采访大纲,并搜集了一些唐老师的近期动态作为素材。
喻搏空之所以能约到唐老师,是因为他早在大学时期就拜唐老师为师了。
那时候唐老师应学校之邀给他们上过一堂课,那一堂课让他非常受益,很多以前的创作难题都在那堂课上找到了答案。
课一结束,他就跑到唐老师面前,虚心向他请教,并当场拜师。就这样,一段维持了七年的师生之情,衍生出一件又一件出色的作品。
喻搏空很多作品都得到过唐老师的指导。虽然创作方向不同,但设计理念是相通的,灵感的来源也可以互相借鉴。
唐老师喜欢到大自然中找灵感,他觉得世间万物均可以在一块石头上呈现,只要你能发现它的美。受唐老师的启发,喻搏空也常常走到大自然中,从万物中寻找创作灵感。
而唐老师转型中国古画的雕刻,则是受了喻搏空的影响。看到他把首饰设计出了中国风的味道,唐老师就来了灵感,觉得把古画雕刻在石头上面,可以展现出画中另一层含义。
无疑,他们都成功了。
这次喻搏空给唐老师打电话,说想采访他,唐老师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这也是长久以来形成的默契,如果不是非做不可,喻搏空绝对不会向他提出这样的要求。
他提出来了,他便不会拒绝。
喻搏空手里拿着程满心的DV,带着她穿过树林,跨过小溪,在树林深处的一排简易房里,他们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民间艺术大师。
“来了!”
一个花白头发、衣着朴素老人和他们打招呼。他一手拿着雕刻刀,一手拿着专用锤,站在一张方形木桌前,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仿佛并没有把他们当外人。
“唐老师好!”喻搏空赶紧往前走了两步,毕恭毕敬地向唐老师介绍了他带来的人:“这是我向您提起的江同新闻网的记者,程满心。”
程满心走到唐老师面前,向他鞠了一躬,说道:“唐老师您好,我是程满心,”说着她还递上自己的记者证。
唐继江接过证件,看完后又还给了她。“我已经很久没有接受过采访了,今天就陪你们聊聊。”
“谢谢唐老师!”程满心说着还看了喻搏空一眼,当然也要谢谢他。
采访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唐老师不仅向他们介绍了他这个很少被曝光的工作室,还把他正在雕刻中的一件作品向他们展示。
这个时候程满心才知道,原来唐老师正在雕刻的作品是“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在纸上的时候,是平面的,但是在唐老师手中,他变成了立体的。
唐老师说,他选取了几个场景,准备雕刻一个系列出来。所以接下来两、三年的时间,他都会在这片树林中度过。
“您为了艺术坚持不懈、奋斗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更值得我们学习。唐老师请放心,您还没有完成的作品我们不会曝光,等到您完成的那一天,我一定第一时间赶来欣赏。”程满心如此对唐老师说。
唐老师听了连连点头。“作品完成的时候,我第一个打电话告诉你。”
喻搏空把他们开怀大笑的画面拍了下来,并对唐老师使了几个眼色。
唐老师很快领会到他的意思,于是又说道:“也通知你,到时候你们一起过来。”
程满心作为一名记者所秉持的专业态度,在这一刻被喻搏空击垮了。她扭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全是对他的不满。
唐老师早就看出了他们两个人之间有情况,这个时候他赶紧圆场:“采访已经结束了,最后一段不用写。”
程满心更觉得不好意思,有种做错事被老师抓到的羞愧感。她收起录音笔,低下头去一声不吭地将它放回包里。
喻搏空却是非常开心,还偷偷给老师点了个赞。
“我要开始忙了,你们随便转转。一会儿回来帮我做午饭吧,不然我可能到晚上才有时间做饭。”
面对老师的神助功,喻搏空满心欢喜一口答应,在程满心开口说话之前,先拉着她出去了。
来到外面,程满心一股脑发泄了她心中的不满。
“我的搭档从来不会在我采访的时候做些小动作来干扰我的工作,更不会向被采访人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