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孙权尚且年轻,但城府极深,最重要的是,他表面上对孙策恭敬,但实际上却不满孙策对当今陛下效忠,如此一来,正是符合诸葛亮的心思。于是他表面上是效忠孙策,但实际在接触孙权,并且给孙权出谋划策。
但是就算是诸葛亮,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帮孙权变出军队来,思索再三之后,诸葛亮告诉了孙权,想要获得征战天下的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取而代之,取代孙策。孙策虽然只有豫州之地,但当年袁术战败之后孙策借机吸收了袁术残余势力。
而且这些年来都在豫州发展,更从老家江东招兵买马,这豫州瞬间壮大,兵马有接近三十万之多,而且当时刘辩赠送了孙策诸多战马,孙策也组建了一支数万人的骑兵,可以说,这天下,除了刘辩和曹操,没有人可以制衡孙策,等到他平定豫州士族之后,势力必然更加壮大。
倘若取而代之,立即便可拥有孙策的全部势力,听到了诸葛亮的话后,即便是孙权的城府也是吓了一跳,一开始并不同意,但是慢慢的在诸葛亮的劝说之下,潜移默化的开始赞同了,心中想着,历朝历代即便是天子之家最终谁当天子也是争出来的。
他为何就不能去争一争呢?最终同意的诸葛亮的做法,但是孙策自身武勇过人,身边又有江东十二将,想要取代谈何容易,诸葛亮便给孙权出了计策,那就是先与这豫州士族联合,并在孙策出征的时候,将孙策的动向,和兵马的数量告知。
孙策正是因此遭遇埋伏,最终含恨而终。这样一来,孙策手下之人,也不知孙策是被他们所害,得知孙策死讯,所有人都将怒火给转移到了豫州士族的身上,这个时候孙权再站出来,本身就是孙家继承人,孙权取代孙策名正言顺,更喊着为兄长孙策报仇的口号,自然得江东军上下呼应。
正因如此,此时的孙权成了江东军的统帅,这个时候,诸葛亮开始安排下一步的计划,现在大权在握,兵马粮草都有了,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这东风就是一个借口,一个征战天下的契机。
试想一下,现在当今少帝在位,而且天下渐平,中原百姓可以说是难得的安居乐业,他们一来不敢轻易掀起战事,二来孙策在位的时候效忠当今少帝,倘若孙策亡故,他们却带兵反抗少帝,便是自己暴露了。
于是,诸葛亮与孙权商议之后,得知了逃走的周瑜,想要通知陛下,他们早已防着周瑜,在周瑜的身边安插了一个刺客,为的是调查周瑜的动向,同时也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时机,除掉周瑜,但知道周瑜要通知少帝之后,他们便让那刺客照办,混进洛阳刺杀少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