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山,弘化寺内。
天刚放亮,一群小和尚就开始起床洗漱,准备晨间的劳作与早课。
这身居山中可不比村镇,由于地势较高,庙里并无水源,想要吃水则需用人力下到山角的溪流中一步一步地挑上来。
天长日久,为了屯住更多水源,寺中主持惠通大师提议,用化缘换来的钱又置办了几口大缸,与之前的两个合在一处,共计十口半人来高的大缸。若非是三五个青壮僧人一同发力,根本挪不动它。
平日里就一字排开,放在后院柴房附近,以供取水使用。这一下,虽是缓解了庙上用水难的问题,但却苦了那些终日挑担的小僧。
久而久之,自然有些心性不坚的人开始抱怨,并从中伺机偷懒,导致取水进度越来越缓慢。对于此类事情,大家也只是看在眼里不敢多言,生怕责罚了他们换自己上去,反倒是自找麻烦。
而这其中仅有一人与众不同,此人年方十六,生来粉嘟嘟的一张俏脸,眉如弦月,目似朗星。若非是个出家人,不知又要有多少良家少女甘愿为其神魂颠倒,茶饭不思。
作为庙上年纪最小的三人之一,法名普善的他,每日一言一行都严格遵照师父的佛法教诲执行,且无论多苦多难都毫无怨言,甘之如饴。
就拿挑水这件事情来说吧,当其他师兄产生懒惰、倦怠的时候,普善小和尚为了不让他们受到责罚就加紧自己的脚程,做完了份内之事后又主动去承担别人的一部分。
可他终归还是个孩子,面对十口大缸能力有限,即使已经非常努力了,却还是无法改变取水缓慢的实际结果。为此,掌管此事的戒律师父还把他们几个叫到一块,逐个责罚了一顿。
“普善啊,今日怎么这般闷闷不乐?是否有什么心事可与我说说。”
在半山腰一颗老树下席地抱膝而坐的普善,听闻此言缓缓抬起头来,不知何时面前竟站了一个慈眉善目的大和尚,仔细一瞧,不正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笑如来惠空师父吗?
还以为他要责罚自己偷懒,赶忙站起身来合掌见礼,而后就要去抓那放在一旁的扁担。就在即将触碰到的一刹那,不料竟被眼前的惠空师父用手压了下去。
仅是加了两根手指的力道,任普善小和尚如何发力都未能提起分毫,不明所以的他不禁眉头一皱道:“惠空师父,您这是?”
“哈哈,普善呐,挑水这等琐事暂且不急,时才问你有何心事为什么迟迟不答?”
眼见不跟他把实情说了实在是脱不开身,无奈之下,普善只好将自己心里的“疙瘩”从头到尾对惠空师父讲了一遍。
“原来如此,你是因为好心助人却受了戒律责备而闷闷不乐。无妨无妨,佛祖曾说过,善行念间,念至即为众生乐得其所,如今你做了善事且不求回报,虽被责罚实乃替他们还了宿债,自然算是功德一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