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一方的第一排步兵基本都被撂倒,跟朱三沅设想的一样,无一例外地全是被底下的镰刀割断了脚筋,倒在地一片哀嚎。
后面的步兵则踩在他们的身,越过了拒马、鹿角。
“顶住!顶住!回防,回防,稳住!”
朱三沅大喊着,同时用长矛刺一名试图翻越拒马的敌兵,咬住后槽牙,想用力给他顶回去,但是进攻的敌兵像晚高峰的地铁公交车,人挤人,长矛愣是刺透他的胸口,“咔嚓”一声,长矛折断。
“回防”的命令发出,镰刀手赶紧后撤,有几名镰刀手撤退不及,被敌兵打翻。幸存的镰刀手撤到第二层拒马鹿角之后,蹲下身子,继续干老本行。
翻越第一道路障的敌兵同样要付出代价。
踩在尸体堆和路障的他们,成了守军地面弓弩手的靶子,长枪、长刀、长斧、箭矢……如果他们不慎失足摔倒,会被后面的友军踩在脚下。
双方胶着在一起,每一寸的挪动,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随着第一道路障的失守,朱三沅也不得不撤下了望楼的弓弩手,全军做好放弃石桥南端的准备。
很快,第二道路障也眼看不保。
朱三沅发出“后撤”的指令。
按照计划有序的向后转移,叫“撤”;有计划而无序的叫“败”;无计划更无序的叫“溃”。
弓箭手们最先撤离,他们负责搬运箭矢。事实,朱三沅料到这个防线不会坚持太久,所以也并没有在这里准备过多的箭矢。
弓弩手很快撤到了石桥北端,并在事先规划好的狙击点站位,向南岸提供火力支援。
镰刀手和重甲步兵,是第二批次的后撤人员;长矛手和朱三沅是最后一个批次的撤退人员。
朱三沅临撤退时,用火把引燃了阵地后方的三车提前浇油的柴薪。伴随着滚滚浓烟,一道火墙冲天而起。
敌兵不敢贸然追赶,叫嚷着,用长枪、棍棒等物扑灭火源。
等处理完这道火墙,朱三沅连同所有伤病员,已经撤到了石桥北端。
桥面横七竖八交错摆放着各种路障。它们是留给进攻一方清理的。因为整个桥面都在北岸了望楼的火力覆盖范围之内。
进攻一方无论是蛇形通过,还是步步为营,都会接受来自对岸高塔的箭雨洗礼。
玛蒂尔德轻蔑地哼一声,“雕虫小技!”分开队伍,让出一条道路。
朱三沅了弩弦,准备亲自击毙那个最先踏桥面的敌人,以鼓舞士气。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之后,终于,他看到了玛蒂尔德派出的“士兵”,那是——两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