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朵自己推算过预产期,九月二十三。
现在是九月初五,离十八还有近二十天呢,时间上应该是够的。
只是陈松心里不放心,他也仔细问过徐进的奶奶,有的媳妇生孩子会提前的。
要是小朵提前,他还没回来。
要是小朵遇见什么危险,他想都不敢往下想。
周婆婆的身体确实看上去时日无多,她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沉睡,整个人肿的发亮。
思虑了良久,陈松咬咬牙,租了辆马车下午就出发。
披星戴月,他算过,约莫后日早晨就能到舅舅家,再去找大姨,再回来快的话,五天就差不多了。
这是小朵和陈松在山里迷路到现在,第一次的分别,还不是一两天,而是六七天,甚至更久。
周婆婆不知道陈松去了哪里,以为他在前面铺子,或者去田里看庄稼去了。
直到第三天,吃饭的时候她才问起:“我怎么感觉好几天没看见大山了?他地里活很忙吗?”
小朵给婆婆夹了个肉丸子:“最近地里有一批药材要收,他早晚都没回来吃饭。等收完了,就好了。”
“那也不能不归家,你这肚子,再有些日子就要生了。”
“没事的,这两天忙完就好了,娘,你晚上要不要吃点面条,我下午叫吴婶擀面条。”
吴婶做面食非常好,她擀的面条劲道好吃,就周婆婆,一顿也能吃两碗面。
周婆婆脸上都是笑意:“好,叫她加鸡蛋和面。”
“哎。”
下午,吴婶准备和面,小朵拿了两个鸡蛋过来:“我婆婆说了,和面要加鸡蛋。”
“好。”
吴婶看着小朵将两个鸡蛋打进面粉里,用筷子搅拌,和成棉絮。她忙端了水碗,一点一点往里加水:“吴婶,够了吗?”
“不够,再放点。”
小朵一不小心加多了,忙懊恼地说道:“呀,多了,怎么办?再加面?”
她想起那个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笑话,自己先“咯咯”笑出声。周婆婆和小夏在院子里泡豆子,店里卖的绿豆芽黄豆芽都是小朵自己发的豆芽。
生意还不错。
“看你婶子,还是个孩子样,和个面都能笑成这样。”
小夏将坏豆子挑出来,笑着回答:“婶子人好,长得漂亮,心也善。我娘说,这样的好人一定会福禄双全,子孙满堂,长命百岁。”
大概,这些好听的话是吴婶能说出最有文采的话。
小夏和小春每天抽空跟着小朵学字,这些日子已经学会了不少字。
原本吴婶和周婆婆都不理解她教小春写字为什么要带上小夏,一个女孩子识文断字又有什么用,不如帮着多做些事情也好。
还是小朵说的,识字的人明事理,小夏识字以后做女红,绣个花啊朵的,也会自己画花样子不是。
她是家里的当家人,她说带着小夏读书识字,陈松不反对,别人不理解也无权利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