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奉诏。”除了马廷鸾,旁人都是急切。
恢复江山可不止皇帝得名得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因此名留青史的。
至于户部尚书……看他没有强烈反对就能猜到,大概还是能支应的。
建康府里商议动兵,夷陵城里,真金同样在讨论军事。
他是刚刚抵达夷陵,尚不知具体情况,因此帖木儿不花先做介绍。
“殿下,夷陵往上便是三峡,两岸崇山峻岭,王师已在各山顶构建军寨,配以回回炮,可居高临下控遏江面。
夷陵乃是三峡入口,本城驻军八千,下牢关驻军六千,两厢配合,宋军战船不能过。”贴木儿不花说道。
真金点点头,问道:“宋军可能从旁路入蜀?”
帖木儿不花指着地图说道:“汉水两岸同样依山建寨,宋军难以逆流而上。”
“钱粮可能支应?”真金问到了关键点。
“四川钱粮多由陕西支应,沿途损耗甚多……”帖木儿不花犹豫片刻,说道:“臣思量,是否放弃川蜀,集中兵力于汉中。”
真金陷入沉思。
若是以前,他肯定大呼一声国朝寸土不可轻弃,然而经历了两湖战事,已经不再天真。
川蜀各地驻兵八万,保证后勤的民夫至少要十万,而四川各地总人口不足百万,其中多藏于深山老林中不能动员。
如果只依靠四川提供人力,本地生产就别谈了。
连年战事不绝,四川生产荒废,各地无积蓄,只能从外界运粮。
从汉中入蜀皆山道,运粮一石至前线,途中消耗至少两石,以供养蜀地八万大军算,一个月需要三十万石,加上民夫,翻倍。
账不能细算,算的人心慌。
真金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能感慨道:“向日王师入蜀,动辄屠城,今日方显弊端也!”
“殿下,川蜀形胜之地,不可弃。”土木各儿劝道:“蜀地居于云南之上,若宋军据之,云南不稳,吐蕃亦或生乱,且此处乃攻略江东之关键。”
“组织百姓建立军屯。”真金看向贾居贞,道:“此事非卿不可。”
“殿下放心,臣定然竭尽全力。”贾居贞应下。
他和阿里海牙抛兵弃卒,紧赶慢赶在宋军控制沅江前跑了出来,只是本打算移湘西百姓入蜀,没奈何宋军来了,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得益于逃亡路上结下的情谊,阿里海牙觉得自己应该支持一下贾居贞的工作,便主动说道:“臣会说服各家释放奴隶,并禁止兵将滋扰百姓。”
“善!”真金抚掌笑道:“文武同心,军民协力,何愁四川不守?”
如果说两湖丢失的最大收获,大概就是蒙将体会到了民心的重要性,并愿意为此作出改变。
散会后,真金又与心腹商议一阵,向忽必烈上奏折,询问是否坚守四川。
地利固然重要,但是代价太大,必失人和,算起来不一定划算。
而把四川军民全部迁到汉中,可以节约民力物力军力,同时分散宋军军民物力。
事关重大,真金不能也不敢自专,只得请示忽必烈。
就算最终决定放弃,沿江防线还是要建造的,因为迁移百姓转移物资需要时间,必须把宋军挡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