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学的很好,平先生还表扬我来这呢。”
“是嘛,那不错!”
杨元口中的平先生正是当地私塾的教书先生,名叫李平,当地人都称其为平夫子。
而杨元的父亲杨义是当地有名的会计,且为人谦和,让他在村中很受他人尊敬。
“对了父亲,刚刚我在回家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读书人。”
“读书人?”
“是的,读书人,那人身穿一身白袍,样貌俊俏,身前散发着书香气息,一看就是一位有大学问的读书人,而且我从未见到过他,今天是第一次见,看来他应当是个路人。”
“哦,村里来了个读书人?”
“嗯,那位先生还跟我说话了呢,问了我名字以及一些小事。”
“那他人呢?”
“不知道,我回答完以后就离开了,并没有留意他后来去了哪里。”
“是吗,这年头真正的读书人可不多了,虽然朝廷重武轻文,但所有人都知道,只有读书人才能够治理好国家,武能带兵打仗,文却能安顿治理。
如果这天下没有文人治理,世间早就乱了秩序,哪里还有所谓的太平。”
杨义对于文武之意看的很深,虽然朝廷重武轻文,但他始终认为文才能够治理天下。
所以虽然所有人都在习武,但他仍让他的儿子选择了从文。
让儿从文也是一个极为正确的决定,杨元对武不感兴趣,相反对文有着很深的理解,并且有着许多独特的见解,这让杨义很是高兴。
外面,偷听完毕的刘野悄悄的离开了。
他通过法眼看到了杨义,发现其身上竟闪烁着阵阵白光。
显然杨义为人正直,是不可多得的大善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够教导出杨元这样的孩子。
不过杨义最后的话,仍让刘野担心不已。
这个世界相对于文,更加重视武略,所以杨元想要走出去必定会经受住很大的困难。
在这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长歪了。
刘野想了想,还是决定帮上一帮,至少要把杨元领上正规。
想到这,刘野来到了当地衙门,买下了村庄内的一块土地,外加一处院落。
他既然要帮助杨元,那么必定要长时间留在这里了。
所以一栋房子是必不可少的。
买过房子,刘野回到院落之中,看着破旧的房屋,轻轻一吹,将所有的灰尘吹到了院落外面。
没有了灰尘,院落看上去整洁多了。
这栋房子已经很多年没有人居住了,听闻原来住在这里的人参军打仗去了,最后死在了战场之上,自此这栋房子就这样空了下来,直到刘野将其买下。
房子内家具齐全,应有尽有,虽然老旧,但却可以使用。
这样也好,免得再买家具了。
刘野对于居住地并不是很挑剔,他能够在山林从睡觉,亦能够在豪华酒楼中熟睡。
他认为在哪里睡觉都是一样,主要还是个心态。
心态好,天为被、地为床,都是舒服的。
心态差,即使住在顶级酒楼当中,一样得不到满足。
而刘野则属于前者,因为他在另一个世界,早已把该体验过的都体验过了,对于奢侈的生活实在是欣喜不起来。
因为这个世界再怎么豪华,和那个世界也是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