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遂、李凤鸣两人离开后,大殿之中更显得空荡荡。
李璟心中烦躁不安,一脚踢翻了身前的御案,唬得殿中侍奉的两名太监战战兢兢,想要去收拾却又不敢。
他这个皇帝,当得真是十分窝囊。空有皇帝之名,却只占据了江淮之地,只能凭借江河之险,勉强抗衡北方的中原。
家事让他心烦,国事同样也危在旦夕,一个不小心,便有倾覆之险,说不定下一个后晋,便是他的南唐。
论富裕,江南之地如今已经不下于中原。而且,这几年,中原战乱不断,大量的富绅涌入南唐,单论财富,李璟敢说,如今的南唐已经超出了中原。
可是,国力却不仅仅只是看财富,更重要的实力是看精锐的兵卒。
南人素来不产强兵,富裕的南唐,宜人的气候更是养育不出耐得住苦战的强悍之卒,这是南唐无法弥补的短板,也使南唐不得不屈居于中原朝廷之下。
这次契丹南征中原,李璟本来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等到契丹收兵之时,被契丹打得破败不堪的中原,将会是南唐健儿一展身手之地。
谁曾料想到,契丹占据了中原,这一次居然不打算走了,竟然仿效中原历朝的古制,改国号为辽,大有将中原据为己有之势。而且,南唐花了大量财帛的反间计也没有成功。后晋虽亡,但是中原的精锐兵卒犹在,损失并不很大。耶律德光没有像他预计的那样大肆屠杀俘兵。
早知如此,当初又何必与契丹合作?
晋据中原,虽然对南唐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并没有压倒性把握。如今,契丹占据了中原,一旦平定了中原四处的叛乱,下一个目标,必定是南唐无疑。契丹铁骑不比中原雄兵,那是更强悍的存在。对南唐的威胁远远超出当初的后晋。
无数的心血,无数的纵横之策,没料到到最后却换来这般的结果。这教李璟有些怀疑,当初联契丹以抗晋的国策是否真的是正确的。
如果不是闽国余孽的抵抗牵制住了南唐的国力,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趁着这中原余乱未平之际,即便不能入主中原,也能啃下中原一大块肥肉来。
蜀国就是这么做的,轻而易举的就夺下了汉中之一,威逼中原。
可是,南唐却不行,闽国的余孽,还有南楚、吴越的牵制,只能喝上一点骨头汤。
朝中有大臣建议,趁着辽人占据中原,索性举起驱逐鞑虏的大旗,取得大义的名声,北伐中原,趁机夺取中原。
想得倒是很简单,南唐的军队连后晋都打不过,又如何打得过辽国铁骑?如今反对契丹的势力虽然很多,但人心不齐。如果贸然出兵,正好给了辽国以口实。
蜀国有山川之险,河东又兵强马壮,都是不好啃的骨头。
只有南唐,虽有江淮之险,但黄河没能挡住契丹人,又凭什么认为小小的淮河能挡得住辽国三十万铁骑?
三十万铁骑呀?难道真的只是为来中原耀武扬威一番?
恐怕不是吧,耶律德光心中未必没有将南唐一齐收拾掉的意思。毕竟,如今江南之富庶,天下闻名,有谁愿意放弃这嘴边上的一块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