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校长,你找个人估摸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钱?”
安承的一番谋算如愿后,客气的寒暄道:“晚伊,听说你家现在正在盖新厂,年后又要给村里捐个文化馆,花销肯定不小吧?”
杨晚伊笑而不语,等着安承接下来的话。
“晚伊,课桌的事,我代所有孩子先谢过你,你若是手上资金周转不开,下学期再做也行。”安承嘴上是这么说的,心中可不是这么想的。
见杨晚伊根本不搭他的话,安承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晚伊,给村里建设文化馆,实用性不大,不如......”把钱用来重建学校。
看着杨晚伊犀利的目光,安承硬生生咽下了后半句话,改成了:
“孩子们才是未来的希望,看着他们用着残缺不全的桌椅,我的心里实在难受。”
杨晚伊:“......”。
还演上苦情戏了?
想让她出钱重建学校,就直说吧,她又没说不答应。
望着安承一头花白的头发。
杨晚伊心说,这是个把一生奉献给教训的老人,值得尊敬。
她压下心中略微有些不快的情绪,主动说出了安承想要听得话:“安校长,原本我是打算趁着暑假时间长,把咱们学校重建一下,还没来得及跟你讲。”
“这不?看着学校的座椅都旧了,心想着先把桌椅换了。”
安承的眼睛越来越亮,炯炯有神,仿佛整个人都年轻了不少:“晚伊,大善啊,大善啊,我替所有的孩子和家长,先谢过你。”
老头子,狡猾的很。
杨晚伊笑了:“安校长,这样,你先找人,给咱们学校重新画一个设计图,估摸一下预算,我认识一个砖厂的老板,可以先跟他把砖头订好。”
安承如愿以偿,笑眯眯将杨晚伊送出校门。
晚上回家,就直奔安康平家,去商议盖学校的事。
时光冉冉,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杨家三房新盖的果冻厂也落成,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中,杨晚伊接到了刘荣的电话。
电话中,刘荣有些沮丧:“晚伊,你有空来一趟苏市吧。”
杨晚伊的心中一沉:“刘叔,发生什么事了?”
自元宵节之后,她又去了两趟苏市,眼看着那边分厂从60人也拓展到了350人,每天的出货量也达到5万斤左右。
可谓是超出预期的发展。
实在想不到,有什么事让刘荣的心情这么低落。
刘荣的声音很低落:“晚伊,我们的市场开拓,遇到一些困难.....等你来了咱们细说。”
杨晚伊有些发愁:“刘叔,能不能等我几天?明天是我新厂落成的时候,我这边还有好多事要做。”
刘荣沉默了一会道:“可以。”
次日,是杨家新厂落成的好日子。
剪裁仪式上,声势浩大。
两百多名待上岗的员工,齐刷刷排了四排,全部穿着白大褂,头上戴着帽子,满脸含笑看着正前方。
给‘杨家糖果’剪裁的人,依次排过去:老太太、杨鸿喜,安康平、杨晚伊、黄镇长、杨晚霄、安承、杨鸿贵、周时珍。
站在正中间的是黄镇长,他满脸含笑,十分注重仪态,对这次为杨家三房剪裁的事,极为重视也极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