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皇听见这话,点了点头,似乎早有预料一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对于柳青,也没有丝毫的提及,只是淡淡的道:“如此就好......”
说完以后,看向另外一名方休不认识的文臣,开口道:“这一位就是朕方才跟你说的,新安伯,之前给你看的那一篇策论,便是他在乡试的时候写下的。
他可是个全才,不仅懂得治国之道,还懂得医术,还懂得经商之道......”
前面两句话或许的确是赞赏,后面那句就带着些调侃了。
那文臣听见这话,看向方休,显得有些诧异。
在他的印象里面,能够写出这等策论的人,至少也应该有丰富的阅历,没有想到,竟然这般的年轻......
年轻的有些过分了......
“陛下谬赞了,臣只是把别人喝茶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面。”
把别人喝茶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面?
楚皇和另外两个文臣听见这话,都是微微一怔,随即,脸上的表情都变得有些奇怪。
尤其是楚皇。
他可是知道方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话若是别人说出来,还有几分可信,由他说出来,就如同废话一样了。
“咳咳......”
楚皇咳嗽了两声,看向了方休,开口道:“这是中原北道的节度使周南,朕让你过来,主要是为了商议中原三道的饥荒一事。
朕知道,你素有办法,虽没有到过中原,对于中原的情况却是颇为了解,因而,让你旁听,若是有什么想法,尽可以提出。”
方休听见这话,却是面露诧异之色。
没有想到,面前这个家伙是一位节度使。
节度使并不是前世唐代的节度使,也就是安禄山坐的那个位置。
相比于唐代的节度使,楚国的节度使权力要小了许多,最重要的就是没有兵权。
只负责掌管一地之政。
就好像州府的知府和知县一样。
因为京畿之地比较特殊,所以不设置节度使。
因而,这一位周南是方休见到的第一位节度使。
“臣遵旨!”
方休拱了拱手,开口道。
楚皇点了点头,目光看向周南,问道:“朕见各地呈上的奏章,对于中原灾情的描述各不相同。
有说并不严重,只需江南东道支援一些储粮,就可度过难关。
也有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时刻,中原三道,十室九空,不是落草为寇,就是背井离乡,沦为流民。
朕且问你,你如实回答,中原三道的灾情究竟如何?”
周南听见这话,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沉重,起身,走到中间。
端端正正的站好,深深的拜下。
而后,沉声道:“臣不敢欺瞒陛下,中原西道和中原南道的情况,臣了解的不多。
可是,中原东道,确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