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顿时炸了锅,“万里航海,有这么容易吗?听说大明随行的士兵才一千人,你们说说,一旦海上飓风来袭,是一千身强力壮的人风险大,还是五十万老弱百姓风险大。这是要用一千人换五十万大和人的命。躲过去了,什么都好说。躲不过去,大明有什么损失。”
几个赞同迁移的人也无话可说,这么明显的事,就是想反驳,也拿不出什么有利的证据来。
冷场了半天,还是那个反驳的人说了句,“要是大明的将军也在第一批移民之中呢?”
关白下人冷哼了一声,“真是没见过世面,大明人能与大和人比吗?他们都是怕死之辈。要是大明的将军也跟着渡海,那才是我们大和的真正救星。”
民间群议纷纷,幕府也没闲着,召开挑选第一批随行人员的会议已到深夜。
各种航海难度的信息汇集到了幕府,五十万人面对深不可测的大海,第一批人就是实验用的白老鼠。
当家的都不容易,足利义满尽管不愿做那白老鼠,还是开口说道:“这是大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不带头,谁肯向前。”
他知道这是为头必须表的态,手下人自然会反对的。
果然,不仅一条经嗣反对,就是一休也不赞同。
一条经嗣说道:“正因为是千年未有之变局,也是千年未有之希望,家里更不能乱。茫茫大海,变数甚多,飓风袭来,人力莫抗。倘若大将军有什么意外,值此关键时候,幕府一众官员听谁的主张。要是有心人从中搓弄,幕府能不能保全还在两说之间。“
说罢,看了大内义弘一眼。这话明面上是针对朝廷的,其他家老哪里不知一条的意思。
一休也劝道:“幕府是傅大帅赞同的制度,断断不会有变。只是家有万事,主事一人,大将军不可轻动。否则,也对不起傅大帅对幕府的看重之情。“
一休的意思明白无误,朝廷是不会参与他你们这些龌龊事情上来的。
随着一条家老的一瞥,一休大师的解说,大内义弘忿满胸臆,就因为我祖上是高丽移民,你们就这么不相信我。有心反驳一条家老,可其他家老都是这个意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振声说道:“也没有必要争论了,大将军是幕府的定海神针,自然不能轻动。我既为外事主管人员,第一批出海的人,自然以我为主。“
总算是把人选定了下来,足利义满拍着大内家老的肩膀说道:“关键时候,还是你能挺身而出,将来如果移民成功,你就是大和第一功臣。“
大内义弘嘟囔了一句,“我祖上移民大和,已历十代,我是当仁不让的大和人。“
大内义弘说的是实情,足利义满可以装作没听到,但他的脸还是红了一下。
第二天,看到张志送过来的大明出行名单,幕府一众官员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