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代码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就很熟悉了。是经过要件定义,外部设计,内部设计,编码,测试一系列过程后,就得到了合格的编码。
这些过程,只有要件定义他没做过,但虽然没吃过猪肉,也是经常见猪跑的,参考一下其他项目的示例,也没有什么难度。他把产生代码的,这一条线的工作,全交给了黄远征和耿青杨他们。
而搭配能运行代码的环境,难度可就大了,完全没有经验。这个得找冯艳,她那边有人做维护项目,专门搭配过环境,她给指派了一个员工,负责提供帮助。而这个员工以前进公司时,还正好是叶奕凡面试的,他当然尽心竭力,详详细细的,写了一个搭配运行环境的步骤说明。
这个搭配运行环境的过程,主要是建立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还有建立数据库。这些相关的环境搭配,都是不能由自己动手的,只能提各种申请,然后在和国有硬件部门的人,负责具体操作。
叶奕凡就按这个步骤说明,一步步的提交各种申请,来搭配环境。一番操作下来才明白,这不仅是搭配运行环境那么简单,里面有很多有依赖关系的其他申请,做为申请环境的前提。
最开始的一个申请,甚至要说明这个新系统的意义,既为什么要开启这个项目。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申请能马上完成,很多申请,是分别需要在项目结束哪些阶段才能进行的。以前做项目,华夏在忙着编码的时候,大家还以为和国方面闲着没事做了,现在才知道,和方不是没有事做,而是做的那些工作,在当时是他们认知之外的。
环境的申请,按步骤一点点来,加上测试环境什么的,会一直延续到项目结束。而现在要先准备项目初期阶段的成果物了。
这回不管神马项目的任务管理表了,而是直接把它的项目管理库打开,直接参考那里面,项目初期计划阶段的成果物,看不懂的不管,能看懂的,照做。
比如沟通计划,数据恢复计划,人员角色分配表等,全抄来改。只抄能看懂的,就很快了,转眼间一周过去,小林再次审查项目,很容易就通过了,项目正式进入了要件定义阶段。
做这个项目时,经常和大竹聊,大竹提了个建议,在选和国地点的时候,最开始选择都道府县的画面,不要用文字来选,而是放一个和国的地图,直接点地图上的区域来选,这样客户体验会更好一些。
和宫崎商量了一下,宫崎也觉得非常好,那就这样定下来了。本以为有地图选择的话,技术实现上能麻烦些,让耿青杨去研究,没想到没过几天,他就把功能完整的给实现了。
耿青杨的能力非常强,在叶奕凡接触过的毕业生中,可以排第三了。第一、二位分别是刘元和文连夏。
有一次,叶奕凡想让耿青杨做个小工具,这个工具,在他自己脑海里也只是有个模糊的想法,把耿青杨叫过来后,先把自己模糊的想法说了个大概,耿青杨在旁边一直听着也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