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若心里却是翻起了惊涛骇浪。
从寝殿出来后,曦若脸上便面『色』微沉,楚葵在一旁神『色』担忧,却不知道她是为了什么而烦恼。
几次想开口询问,但看到曦若心不在焉的神『色』,便又作罢。
楚葵暗暗想着:“难道是这几日丞相大人都没有来,公主便不开心么?”
曦若回到晨熙宫便将楚葵赶了出去,一个人在殿内想着事情。
小时候七哥不被父王看重,经常被一些得势的宫人欺负,后来渐渐长大了,七哥也能帮父王处理一些事情,渐渐地也没有人敢怠慢他,曦若对此很是欢喜。
靖州城的事情,七哥处理得很漂亮,父王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也很满意。
后来南千浔告诉她七哥和墨北辰走得很紧,她当时虽然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一些东西,但太子和王后依然把控着朝廷的风向,她也没有想的太深。
而三哥,年少便离开王宫,在边城苦守,虽然回来的次数寥寥无几,但父王对他很是牵挂,也很器重他。
现在太子谋反,势必要立新的太子,若不是今日连铖突然这么一问,曦若也没有想过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连郢和连潇之间必定有人要同王位错过,不论是他们中的哪一个,曦若都不想看到二人相争的局面。
想起今日在寝殿内连铖问自己的问题,曦若眸间的神『色』便慢慢沉下去。
楚葵碍于曦若的命令不敢进去,只能焦急地等在外面。
一个时辰之后,里面还是没有动静,楚葵特不管会不会被责罚了,一边小心地敲门,一边开口问道:“公主,你饿不饿,奴婢去给你拿点吃的来。”
里面没有任何回应,楚葵心急万分,正打算推门进去,便听到曦若的声音缓缓传出来:“不必了,我想睡一会,你不要进来。”
楚葵抬起的手又只好放下。
次日,从边城传来一个令众臣大吃一惊的消息:离国在边城集结大量军队,有意进犯月国领土。
这消息一经传开,便迅速引发了恐慌,诸位大臣争论不休。
有的以为太子谋反的风波尚未平息,现在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应对离国的大军,主张议和。
有的认为离国定是瞄准了机会想要震慑月国,不能软弱失了国威,主张迎敌。
还有的沉默不语。
连铖看着下面的人吵作一团,心里烦闷,脸『色』极为难看。
离国使臣刚离开没多久,便有大军侵犯,肯定是想要趁现在太子谋反的余波未消,趁机挑事。
本来因为太子的事情已经是人心浮动,现在离国又来进犯,月国的处境很危险。
“儿臣以为,离国狼子野心,我们绝不可纵容。”一窒没有说话的连潇一开口,正在争论的大臣便纷纷安静下来。
“你接着说。”连潇的面『色』微变,锐利的目光落在连潇身上,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
连潇上前几步顿住,恭敬地开口:“儿臣觉得,如果议和,离国必定会咬紧不放,届时狮子大开口,月国必定要遭受巨大的损失。
况且月国同离国这些年互不侵犯,是因为离国也惧怕与我们相争。若是此次我们示弱,离国今后便不会再将月国放在眼里,恐怕日后更不安宁。”
连潇说完,大臣们窃窃私语,谁也没有站出来争论。
连铖听完,像是在思考连潇的话,许久也没有开口。众臣亦不敢轻易出声,都等着连铖说话。
“我月国断没有向离国俯首称臣的道理!”不容置疑的声音响彻大殿,众臣都明白了连铖的意思。
“臣有疑虑”,一窒默不作声的墨北辰突然开口,众人的目光顿时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连铖也将目光偏过去,微拧着眉。
墨北辰淡淡开口,语气微带疑虑:“由谁带兵?”
此话一出便有人想开口嘲笑,然而想到什么之后,便顿时立即闭上了嘴巴。
带兵之人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无一例外都是三殿下,可是现在三殿下手中没有兵权,他此时又在边城,事态紧急,不可能将他召回。
最好的办法便是由一人带着虎符代替连铖重新赐下兵权。
可是让谁去,这又是一个难题。
虎符关系着月国的命脉,万万不能大意。
连铖沉着脸,众臣现在都变作了哑巴,朝堂鸦雀无声。
“儿臣请命。”
连潇出声打破了沉默,郑重而坚定地开口请求。连铖抬起头来,眸『色』深沉地看着连潇。后者从容淡定,再度沉声道:“请父王派儿臣前去,儿臣必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