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权这样的事情,不能留下任何把柄和瑕疵,否则功亏一篑。
梅若瑶立刻看向叶锡思。
叶锡思没有看她,早已汗流浃背,眼神就没离开梅弘溟:“姑父,你随我一同互送父王进城。”
梅弘溟答应了。
程妃说话的时候,舌尖都在颤抖,她没想到一切会这么顺利。
能这么顺利,完全是因为有梅弘溟。
梅弘溟收起了剑,顺便将站不起来的程妃拽了起来:“皇帝醒了之后不能让他说话,知道自己该给他喝点什么吧??!!”
程妃当然知道,为了自己儿子的脑袋,她什么都豁出去了,这时候就是让她委身于梅弘溟她都能从。
梅弘溟才没那闲心,他曾经想过,若是自己成为权力中心的人物会怎么对待周遭的事物。
答案是照旧。
妻子和孩子永远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了她们,别说杀皇帝,老天他都敢作对。
楚大人被兵部侍郎泼醒之后就像是失了魂一样,根本没有存在感。
谋逆这件事来的太突然,就连二太子都是临时被架上去的,他连个从龙之功都没有。
最喜欢弄权的楚大人这时候还不如梅若瑶机智。
梅若瑶有非常强的大局观,她通读世界历史,始终站在跟所有皇帝一样的制高点的位置上思考这件事,没办法不机智。
这老臣楚薹还真不见得有这个想法,他只忙着思考怎么样跟章相斗法以及撺掇两个太子之间相互掣肘了。
有皇帝和宁王这两个榜样在前,众多朝臣都以为,同时立两个皇子为太子朝局反而安全。
却不知道叶锡恩与叶锡思已经到了合二为一的程度。
这都是形势逼出来的。
二位太子从十二岁开始起卧便不在一处,大太子在上书房读书,二太子经常在枢府走动,
形式上是分开了,心却长在一块。‘
与皇帝和宁王相比,两人都是聪明绝顶,对外表现性情上分道扬镳,相互制衡,才不会威胁皇帝的位置。
对自己的时候手足情深,绝对不会反目,信任如同手脚,跟宁王和皇帝的情况完全不同。
以为皇帝在两个儿子身上分别做了记号就没问题,可是却料不到两个太子合谋导演了整个宁王哗变。
他们从来不怀疑人性的真实,反倒被人性所骗。
梅若瑶不会忘了楚薹的,他可是很关键的人,赶紧去扶他起来:“楚大人,来,咱们好好商量商量怎么把今天场面圆过去的完美说词。
你看做臣子的忠君是一回事,弄权又是另外一回事吧……
皇帝带来的文臣并不多,基本上都是考试相关的,紫城里面还有从七国里来的异能士。
现在武将又尽归两个太子麾下了,咱们两个来商量一下怎么游说七国修改太子妃大考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