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的生意远远比陈川所想的好做。
陈川把家里四百多斤木炭送过去,一个上午就卖完了。
陈川去看的时候,有个年龄相仿的小伙正在问还有没有木炭卖。
赵正海见陈川来了,赶忙说道:“没了,这是我们老板。”
年轻人立刻掏出烟,双手递给陈川:“老板好,我叫王晓兵,您这还有木炭吗?”
陈川接过烟,打量了年轻人一眼,他穿得并不好,棉衣上明显是破洞了,用一块颜色相似的布料打了补丁,袖子上也缝补过好几次,鞋子上有个洞。
这王晓兵的家庭条件明显就不好,不可能是那种能烧木炭的家庭。
“你是做生意的?”陈川问道。
王晓兵陪着笑点头:“是!做点小生意,没您的规模大,小打小闹。”
听了王晓兵这话,陈川立刻意识到,自己的木炭卖这么快,很有可能被其他小商贩给倒腾走了。
这让陈川心头一惊,因为他不知道这事会不会被人给查,以前从来没做过。
而且,自己是按市场价卖的,他们按照市场价收,怎么赚钱?
陈川现在确实没有时间去了解太多的行情:“王兄弟,你是怎么知道我这有木炭的?”
“听朋友说的,现在木炭不好弄,一天一个价。”王晓兵问道:“老板,您下次能不能给我留个几十百来斤?”
“今天零售多少?”陈川又问。
“便宜的两毛四,贵的两毛五,往年最多也就两毛五,今年这行情,估计得涨到三毛。”王晓兵如实说着,目光却殷勤的看着陈川,希望他能答应给自己留点木炭。
“现在就快饭点了,我请你吃个饭。”陈川转头把赵正海叫了过来:“老赵,咱们一起去吃个饭,让大家休息一会,烤烤火。”
赵正海应了一声,赶忙去安排好工人。
王晓兵点头应着,心里却在算着,这一顿自己得请,也不知道两块钱够不够,要是花太多钱,可有点肉痛。
陈川直接去了自己常去的餐厅。
餐厅老板听陈川意见,把本来就不够住的房间空了一间出来做包间,用来招待“贵宾”,一次消费满五元不收费,不满五元收费两毛,偶尔吃饭的人多,还可以用来零食凑桌,这种凑桌的不额外收费。
陈川一来就要了包间,点了个三菜一汤。
等菜上桌的时候,陈川开始跟王晓兵闲聊:“王兄弟,现在外面做批发的人多吗?”
王晓兵摇头:“不算多,没几个人有固定货源。”
“能做批发的要么自己开了小工厂,要么有关系,货是从国营厂弄出来的。”
“国营厂的货一般人根本弄不到,县里的国营服装厂不是对外卖么?国营厂弄不到多少布料,弄到一批布料,衣服还没做出来,就已经被人预定完了,这些人要么是厂长、副厂长的亲戚,总而言之就是在国营厂有关系的,他们拿走的最多,价钱也好。”
“剩下的都是有实力的人,送礼送钱,能拿到一些货。”
“出厂价一块的衣服,他们三到四块钱卖,赚着呢。”
国营厂搞批发那很正常,人家合法合规,于是又问道:“私人小厂呢?他们也搞批发?”
王晓兵说道:“有的搞,有的自己卖。”
“私人小厂搞批发都比较小心,不熟的人他们不卖多了,怕出事。”
“而且私人小厂原材料也难弄,他们人又不多,自己卖还赚钱一些。”
“就几个人,顶多十来个人,能做多少东西出来?自己卖都不够。”
八十年代的生意说好做,确实好做。
因为产能严重不足,货供不上,就那么一点点东西,谁抢到谁赚钱。
如果2000年以后的一个200人的服装厂产能放到县里,很快就能把产能空缺给补上。
八十年代的生意说不好做,也确实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