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的计划商量起来其实很繁杂,一家人一直商量到深夜。
其实这些东西真仔细商量起来,发现其实很难。
养殖技术,陈家人其实也是经验积累,但根本不知道其中原因。
鸡舍要用石灰消毒,他们知道大概要用多少,但他们没有具体的数据。
陈川第一次意识到后来网上常说数据收集的重要性。
还有孵小鸡,他们大概知道要37度左右,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持这个温度,大鸡蛋和小鸡蛋的温度是不是一样。
很多东西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不管怎么样,还是得自己做出一套标准,然后自己实验,最后才能拿出来做教学教材。
次日,陈川早早去了饼干店,前面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特意叫了个人来前面帮忙。
过年大家买得也多,大多都是一斤起步,不像平时,很多人买半斤的。
接下来的几天生意都很好。
农历十二月二十九。
为了赚钱,陈川还是选择继续营业一天,但中午十二点就停止营业。
回到家,陈川特意算了一下今年的总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出账和进账都破万了。
碎米、饲料有很多是倒卖的一进一出,赚的不少,但流水看着也不小,进一次货少也是上百块钱,多的几百。
饼干流水也不少,面粉消耗量大,买面粉、卖饼干,流水很容易就积累起来。
反倒是养殖上,大多都是出账,没有什么入账。
木炭倒是没太多支出,进账也比较稳定。
不做生意不知道,账面流水还是很大的,看着挺唬人。
最终手里还剩了两千多块钱,这还要得益于木炭、饼干和酿酒年底都不错。
陈川跟家人商量了一下,把供销社同事那借的钱全还了,又备了些年货,最终手里还有一千八百多的流动资金。
大年当天,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又要准备年夜饭,又要管着养殖场,工人都放假了,所有的事只能自己做。
当地过年习俗是晚上十二点吃年夜饭,通常是十一点半左右开始吃,吃到十二点过完,等于一顿饭要吃跨年。
吃完饭后就要守岁,一直守到第二天早上。
初一的早饭是早上五点吃饭,然后开始拜年。
陈家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们祖籍虽然是本县的,但并非本镇,早在五六十年代,国内大规模修建水库,出现了很多移民人口。
规模小的水库基本是本镇、本县迁移,有些规模大的,甚至会跨省迁移。
陈家祖籍的村子恰好就建了水库,全族搬迁。
陈川爷爷一杯有五姐妹,其中两人在战争中打仗牺牲,剩下三人,一个是大姑奶奶,一个是三爷爷和自己爷爷。
陈川爷爷在兄弟姐妹中最小,如今还健在。
陈川爷爷一共四个子女,两男两女,陈祥海是最大的,当年搬迁的时候陈祥海十八岁,最小的叔叔还在读书,因为有个机会搬到县城边上,但只能来一个人,就让陈祥海来了。
爷爷则带着两个姑姑和一个叔叔搬迁去了其他地方,那地方条件没有陈川他们这边好,如今两个姑姑都已经出嫁,小叔也已经成家,负责照顾爷爷。
三爷爷和也带着他们一家搬迁了,距离爷爷家不算远,隔了几个村子。
整个陈家几乎都因为那次搬迁分布在了不同村子。
早上五点,外面还没天亮,已经有人放鞭炮开始吃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