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就觉得,不管做什么,以后都能赚钱,但当时都不准做。”
“或者没有能力做。”
“在搞养殖之前,我其实做了三个多月的准备,查资料,看官方文件,找个体户了解情况。”
“我以为我已经很了解当时的情况,觉得能做的只有养殖,因为当时养殖是放得最宽的,官方还有扶持。”
“其他个体户行业都管得严。”
“现在回头看,当时我其实有更多选择,只是我看到地东西不多。”
“要是我运气差点,可能已经失败了,饲料、养殖技术等,都是恰好给我碰上了。”
洛韵怡还是没太明白:“姐夫,你跟我说这些做什么?”
陈川笑了笑:“告诉你一个道理,不管你现在觉得自己看得有多透彻,等你走得更高,你就会发现,你当时自以为是、自认为最优的决定其实未必正确。”
“而且外面世界很大,你又还年轻,应该去看看。”
“读书有没有用?说实话,你不去读书,以后只要你足够努力,也能比大学生更厉害,更渊博。”
“读书,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提高自己的底线。”
“读书不能提高你的上限,每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小学生也许可以当科学家、企业家;大学生可能一辈子只会给人打工。”
“换句话来说,穷人读书,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更好。”
“我大学毕业,我再差也不至于去种地,我有分配的工作和单位;但他如果不读大学,真有可能留在农村种地,一辈子不出头。”
“我和你姐姐希望你读书,是希望你开拓自己的眼界。”
“从你现在的年龄来看,人一辈子很长,你至少还有五十年时间。”
“花十年时间好好读书,看看外面的世界,不比一辈子守着一堆瓜子好?”
洛韵怡说道:“我有钱了,不也可以去么?就像……旅游?”
旅游对现在人来说也是一个很新鲜的东西。
陈川摇头:“不一样!你卖瓜子赚到钱了,去了上海,看到的是黄浦江、是大海、是上海的瓜子市场有多大。”
“你去那边读书,认识同学、教授,看到的是世界的发展、国外科技、商业的未来。”
“同样一个地方,不同的人去,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生意有我在,这一二十年不会有问题,爸那边的瓜子生意只会越做越大,你三五年、十年以后回来,只会见到一个更大的生意,家里的东西,你有很多时间去学。”
“但读书,你错过这一次,可能一辈子也没办法弥补。”
洛韵怡明显没有被彻底说动,因为陈川说的很多东西对她来说太遥远,太缥缈。
若不是陈川说这些话,洛韵怡肯定根本不会仔细听。
陈川也不急:“再过些天,你姐要去上海读书了,我会送她去,你跟着一起去看看。”
这话明显比陈川之前说的所有话都有用,洛韵怡满脸兴奋:“姐夫,你真带我去?”
“带呀!让你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嘛。”陈川心里是真把洛韵怡当妹妹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