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似乎接触到了一个她以前没想过,甚至可以说不敢想的世界。
陈川耸耸肩:“不知道,不过据我估计,应该比你想的要多。”
“而且,未来几年,会有一个爆发期。”
陈川一直在等1984年。
在1984年之前,做生意基本不会有什么竞争。
看的就是你关系硬不硬,能不能让自己活下去,只要有点规模,并活下去的,那都是赚钱的。
在1984年以后,就回有很多竞争对手冒出来。
冒出来的这些人,肯定会出一批富豪。
苏小兰又问道:“你们那酒店要投多少钱?”
陈川说道:“现在投资大几万,十万以内,后续还会投,如果按照我们图纸建设完,几百万肯定是有的。”
说几百万,那是未来十来年之内。
放到九十年代几百万也是很大一笔钱。
如果放刚认识陈川那一会,苏小兰十有八九不会信。
但现在苏小兰还真信:“好多钱啊!”
陈川轻轻一笑:“嗯!你要是有兴趣,毕业以后可以来我这上班,保证比你去做老师赚得多,太多不敢保证,一个月几十百来块钱没问题。”
这不是玩笑话,要是苏小兰愿意来,陈川真要。
现在要招文化水准高点的人太难了。
很多人觉得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这个想法其实没有错,那些大老板也是这么认为的。
为什么大公司、大老板认可能力比学历有用的论点,还要设置一个学历门槛?
这其实是一个成本问题。
读书就是一个“筛子”,学历越高的人,出人才的几率越大。
低学历人里,可能一万个里出一个人才,这个人才能比80%的大学生更厉害。
但在大学生厉害,你只要面世十个人,就能找出两个人,跟那个低学历人群中万里挑一的人一样厉害。
学历其实就是一个筛子,他并不是一个评判标准。
老板很清楚的知道,低学历人群之中有金子,有人才,但那些比例太小了。
他不愿意浪费那个时间和成本去低学历人群之中找。
陈川也是一样,他更愿意用那些有点学历的人。
用的人多了他就发现,很多没学历的人,脑子是真的不会转弯。
当然,也有脑子灵光的,也有勤快努力。
比如陈光磊就很聪明。
赵正海就很努力。
自然还会有其他更多这样的人,只是比例太小了。
找起来太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