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见了吴双,都激动不已,尤其是景正,跟随吴双十年,对吴双有着特殊的感情。
“主公,小姐可安好?”景正作为管亥的老部下,跟管亥一样已经习惯了称呼张宁为小姐,到现在也难改口。
“嗯,宁儿和孩子都安好。”吴双笑道,“让你在瀛州处理政务,辛苦你了。”
景正赶紧摇头,“为主公分忧,何来辛苦。”
吴双也不客套,转了话题道,“这一年瀛州发展的如何了?”
“回主公,自倭国改为瀛州后,随着原来跟随邪马台女王的大人,下户几乎都被主公处死,瀛州进入了大变革时期,岛上占绝大多数的奴婢与生口接受主公的恩赐,纷纷入册大汉的户籍,从奴隶变为普通百姓,因此大部分的百姓对主公是感恩戴德的。
扬州的诸多商户已经将商铺开到了瀛州,江东的粮食,丝绸,瓷器,铁器等商品在瀛州极为畅销,而瀛州百姓的手工艺品和海鲜等商品也被江东商人收购一空,总之如今的瀛州已经形成了正常的贸易体系,对瀛州百姓来说是大好事。”
“那通婚情况呢?”吴双问道,想要彻底磨灭倭人的印记,通婚乃是吴双最看重的法宝。
“呵呵,主公都带头娶了樱拉国主,这通婚之事自然是进行得极为顺利,”景正笑道,“汉人男子在瀛州可是极受欢迎的,你问问谢东就知道了,不知道多少倭人女子缠着谢东想要嫁他为妻呢。”
谢东被景正一调侃,脸色有些微红,辩解道,“主公明鉴,谢东受主公重托,哪有心思招惹倭人女子,主公莫要听景叔乱说。”
“哈哈,谢东你一表人才,又身居要职,有倭人女子愿意以身相许也正常嘛,”吴双拍拍谢东的肩膀鼓励道,“若有喜欢的,在瀛州纳个三妻四妾也行,与倭人女子通婚,这也是我的重托啊。”
景正道,“主公还真说对了,瀛州的汉人男子,基本上都身家富足,便是那金矿里的矿工,竟也有许多人纳了倭人女子为妾,过得可是大汉上官的生活喽。”
吴双听到此,总算放下心来,按照吴双的策略,就是趁着这几年倭人青壮男子大部分死于战争,让倭人女子都嫁给汉人男子。
倭人女子尤其是以前的奴婢生口阶层的倭人女子,对夫为妇纲这一条戒律那是极为尊崇,只要嫁给了大汉男子,她们便会从心底里把自己当做汉人,日后生了下一代,自然也是按照汉人的方式教育。
如此在几代之后,那边再也不用担心倭人叛乱了,至于剩余的那小部分原来的统治阶层,吴双想到此,冷笑一声,问谢东道,“谢东,交待你的事,调查的怎么样了?”
谢东闻言立即挺直了身子,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恭敬的道,“主公,这一年里,兄弟们不负所托,瀛州过去的士族大户如今的状况,都已登记在册了。”
吴双接过册子仔细翻了一遍,果然记载的极为翔实,包括哪些家族亲汉,哪些家族有反意,都列出了证据。
“那些有反意的,可以动手清除了,以免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