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哨骑的努力,赵作仁只知道卫满国的队伍里民夫数量比战兵数量多。
这个情报只要看得仔细还是能发现的,民夫手里没有兵刃,战兵却有。
卫满国的战兵没有奢侈到人人披甲,但人手一套皮甲还是可以的。
皮甲这玩意说是甲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安慰,让刀剑劈砍的时候多费一些气力,箭矢射进来时不会插得太深……
然而,只要箭矢入了肉,甭管深不深,那都是很疼的!
疼痛会极大的降低人们的战斗力,影视剧里那种无视痛苦的都是‘非人类’。
更何况,这个时代的弓箭手都阴损的狠,经常把自己和队友的排泄物抹在箭头上。
这玩意取材容易,虽然无毒,但却加快伤口感染。
本来被射中一箭拔出来没啥大碍,但上面一旦抹了屎……
真正的毒箭头赵作仁在肃慎人和扶余人的战兵那里都见过,效果也不错,可以起到麻痹作用,见血封喉那是纯扯淡。
即便有那种宝贵的毒药,也不可能挨个往箭头上面抹!
然而,即便是成本低廉的毒药,制造的毒箭头也不多,原因很简单——产量太低!
因此,这个时代最实用的还是往箭头上抹屎,别说别人,就连赵作仁都让自家弓箭手这么做。
随着两只大军的抵近,双方的侦骑渐渐进入凶残的厮杀阶段。
这还是燕军的哨骑第一次跟敌军的哨骑大规模厮杀,原本双方都想遮蔽战场,让敌人变成瞎子聋子。
毕竟这么做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遮蔽敌军的耳目,接下来的决战腾挪空间就很大了,完全可以对敌军的侧翼后方进行袭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大军铺展开来从行军队列转变为作战队列可要消耗不少时间,谁掌握了战场先手,谁就能掌控战场主动权,相当于半只脚跨入胜利的门槛。
要是自家麾下军队战斗素质很高的话,还可以兵分数路,通过战场遮蔽的优势,从四面八方围攻敌军一部分,以点击面,在局部地区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并让敌人陷入两面包夹的局面。
这时候敌人只要不是那种罕见的精锐死战不退,胜利基本上已经没有悬念。
只可惜,无论是卫满国还是赵作仁创立的燕国,麾下的军队都不可能做到分兵多路还能完美配合攻击的情况。
这对军队的战斗素质要求实在是太高了,某一部先到某一部晚到,就会让战斗变得脱节,哪怕仅仅慢了一天,都会让整个战局向不可预知的方向滑落。
赵作仁上辈子的历史上就有一个典型反面教材,当初明军十三路大军围剿刚起家的努尔哈赤。
明军的分兵合击战略其实理论上是非常不错的,能充分发挥出明军兵力上的优势,一举覆灭努尔哈赤,只可惜,明军的调配能力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