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政策目前只是针对于这些黄巾俘虏,如果取得的效果好,可以继续推广下去。
此时刘焉已经算的上是对自己这个小儿子言听计从了,这三点建议自然是无条件的支持,立即下令各地官员推广照办。
“这个政令你们都了解了吗,还有什么疑问吗?”
政令公布后,黄巾俘虏担惊受怕的心都放下了。“没有疑问,感谢刘将军,我们遵从。”
最终他们被安置在了宜宾。
至于为什么安排在宜宾呢,刘璋考虑的是南中问题,突然想到南中的问题后,又去找刘焉讲明屯田宜宾的用意。
“父亲,南中也不可不防,虽未蛮夷之地,但也要派遣官员加强控制,防止发生叛乱。”
历史上南中发生过叛乱,既然知道叛乱的原因,当然得把这个隐患解决掉。
宜宾在巴郡西南方向,距离江阳不远。
地理位置处于南中四郡的北部。
南中四郡是越巂郡、牂牁郡、益州郡、永昌郡。
南中地形大多为山地,不盛产粮食,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主要以狩猎为生。
这里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目前统称为西南夷,小部落众多,没有形成统一的势力,这样派遣官吏去南中四郡的时候不会遇到太激烈的抵抗。
刘焉对南中地区是放养式管理,蛮夷不像汉人,他们愚蠢野蛮,刘焉对他们不是很上心,听到刘璋的担忧,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对南中如何处置?”
刘焉想听一听自己这个儿子又有什么奇思妙想来治理南中。
“南中之地颇具重要意义,先派官员到地方上,传授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他们的生产水平,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收拢人心,久而久之,他们的心更加向着我们,隐患自然消除。”
就是老办法,施恩,感化,消耗时间长,但效果显着。
听到刘璋的计划,刘焉觉得有些费力不讨好,他觉得蛮夷再怎么施恩感化也不会对朝廷归心,只是白费力气,但既然是自己儿子考虑在内的,肯定有他的道理。
“好,为父省的,到时选拔官员到夷人地区治理。”
刘璋为什么这么重视南中,因为南夷人长期生活在山区,环境艰苦,意志力强大,都是好勇斗狠之徒,擅长野战,翻山越岭也是一把好手。
将南中四郡治理好了,不但解决了隐患,还稳定了后方。
父子二人足足聊了一天一夜,想到了什么就写在纸上记录下来。
“父亲,暂时就这么多了,儿也不知道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最后暂时想不到什么需要交代的了,刘璋才作罢。
方方面面的地方,刘璋都考虑到了,让刘焉惊艳之余有些好笑,
“你啊你,知道你的是去当司隶校尉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交代后事呢。”
见到刘璋疲惫的样子,刘焉又开口说道:
“不必如此担忧,为父又不是老糊涂了,如果在洛阳遇到难处,为父也是有些好友能说上话的,形势实在不妙,也可自行回来,为父豁出这条命也会保全你。”
这是浓浓的父爱,纵然是枭雄,也有他的软肋,刘璋就是他的软肋,对于他来讲,比益州的基业都重要。
听了这句话,刘璋心中除了感动就是安心,自己不再是前世的孤家寡人了。
“你这次走,需要带着一同前往洛阳?”
刘焉担心他这一路的安危,想排大军随性,被刘璋给拒绝了。
此行去洛阳,只带着黄忠和一千背嵬军,同时押着张梁一同前往。
这次的封赏里面有黄忠,现在是讨贼校尉。
治所搬到成都后又分给他一座宅院,和华佗成为邻居,儿子黄叙的病情经过华佗的调理,已经不咳嗽了,就是身体还有些虚弱。
正好和华佗是邻居,每日华佗带着黄叙练习五禽戏,华佗的五禽戏终于可以找到传人了。
黄忠的家人都从南阳接过来了,日常生活都安排仆人进行照料。
没了后顾之忧,黄忠主动要求当保镖,跟着一块去洛阳。
甘宁本来也要一块去,被刘璋拒绝了,他当时跟甘宁这么说的:“兴霸你刚成婚,治所刚搬迁成都,需要大将镇守,兴霸是第一人选,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才放心交给你。”
这话说的甘宁是感动万分,发誓一定要守卫好成都,等他回来。
张任被安排去宜宾屯田,杨任驻守在阳平关,泠苞在绵竹训练新军。
高沛和杨怀也被发掘出来,一个在白水关一个在葭萌关。
将这些人事安排好以后,刘璋叹了口气,
“手中可用之人甚少啊,到洛阳得抓紧时间招募文臣武将了。”
其实已经不少了,其他诸侯哪有他知晓未来的变化,能够提前布局招贤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