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
盘古城是凌峰根据盘古部落而得名的。
东西南北之间的间距是一百公里。
四个方向,四个大门,分别为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和且行小镇一样。
整个盘古城内部,那就多了。
总体上是中轴对称,全城以南北方向的大街作为中轴线,东西两侧整齐排列着数目与面积相等的坊市。
街衢与坊里整齐地并排在一起,东西向与南北向大街成网格状交叉。
将外郭城进行网格式分区,每个网格就是一个坊里。
皇城中的12条大街呈相互交错状,将皇城地区进行网格式分区。
由此可见,盘古城的布局极其整齐,规制严密。
这是凌峰参照唐长安城设计而成,看上去格外规范整齐。
当然,长安城那样的辉煌建筑,凌峰可没有两年时间久完成的可能。
所以,只是在结构上大概相似而已。
在古代,营建都城是国之大事,所谓“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
它关系到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多重影响,也影响着都城多方面的发展。
因此,在建筑布局上总要有一些原则与方法。
尤其在历史上的古代,精神信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追求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而城市布局上往往都被赋予某些象征性意义,历史上的隋、唐都城规划布局仍然不能逃脱这种窠臼。
以都城的平面布局来看,所谓“建邦设都,必稽玄象”的象天思想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宫城、皇城、外郭平行排列,以宫城象征北极星,以为天中;以皇城百官衙署象征环绕北辰的紫微垣;外郭城象征向北环拱的群星。
因此,有诗吟“开国维东井,城池起北辰”,说的就是这种布局效应。
凌峰考虑用唐长安城作为参考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唐长安城的设计除了对中国传统观念和北魏以来都城布局的直接继承,设计思想又添加了《周易》中八卦学说的理论。
唐代京都长安城,由郭城、皇城、宫城所组成。
全城的核心宫城和皇城最受重视,安排在全城北部正中,这是全新的设计。
宫城和皇城的东南西三面围绕郭城,主要是居民所在的里坊。
长安城最显着的特点是整齐划一。
位于全城的北部正中为宫城,宫城内部被隔墙分为三大部分:正中为宫殿区,为皇帝正衙之所,东侧是太子居住的东宫,西侧是后宫人员居住的掖庭宫。
皇城在宫城之南,东西宽与宫城同,皇城内有东西向街道七条,南北街道五条。
一个城市一条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在城市的正中央,然后它的正门,城的正门和皇城的正门和宫城的正门都在一条线。
唐长安城的皇城正门叫朱雀门,向北和宫城正门广阳门相对,又南经朱雀大街与郭城南壁明德门相通,形成了全城的中轴线。
郭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南三面各开三门,郭城内南北向街道十一条,东西向街道十四条,有纵横街道划分出居民居住的里坊和作为贸易场所的市。
城内有两市,位于皇城东南的东市和皇城西南的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建夯土围墙,开八门,内有井字街道和沿墙街道,街道两侧设排水沟。
既然是参考,那必然也有改动。
因此。
盘古城在长安城的基础上,增加或消减了一些复杂的设计。
凌峰要的可不是君主集权,而是人人平等。
当然。
就目前的趋势而言,人人平等的趋势已经出现。
但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必然提上日程。
盘古城的完成,正好让凌峰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摊上台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