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向电影总是逃不脱高开低走的命运,《暮光之城》在女性观众和书迷眼中,绝对是好看到不能再好看的电影,但面对广泛的观众,口碑实在一般。
首映周末之后,《暮光之城》的IMDB观众平均打分只有5.3分。
就整体而言,观众口碑已经烂掉了,甚至连开画周末都没过完,票房已经非常明显的高开低走了。
北美票房开局很漂亮,后面还想有不错的收获,也需要新的刺激。
不管琳赛-比尔愿不愿意,走到了现在的位置,有些事就必须去做,她在新的一周代表剧组和制作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暮光之城》后续的小说将会全部改编成为电影,同时《新月》正式立项,剧组包括导演凯瑟琳-哈德威克、男女主角罗伯特-帕丁森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在内的主创人员全部回归。
这些人与相对论娱乐签的都是长约,回归也不是问题。
这样的消息,对于原著粉丝的刺激可想而知,许多书迷纷纷走进影院,开始二刷乃至三刷。
随着看到《暮光之城》的观众数量增多,影片的口碑下滑的更快了。
电影市场有个可以说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口碑好未必有高票房,反过来,高票房也并不代表好口碑。
《暮光之城》的火爆,将一个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推到了好莱坞眼前——还被当成孩子的90后,已经成为电影主要消费群体之一了。
在新时代观众崛起的过程中,全世界电影市场都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里面,经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口碑尤其是专业口碑,对电影的商业影响不再像过往那么大。
用汤姆-克鲁斯对罗南的话来形容“票房大好、口碑大烂、演员莫名其妙就红了,这就是《暮光之城》给我最为直观的感受。”
未来,类似《暮光之城》这样的片子会出现很多,最大的特点就是——电影越来越烂,口碑越来越差,票房越来越好!
新的一周开始后,受到情人节效应的加成,《暮光之城》的票房走势也没有跌到惨不忍睹的地步。
曾经有人说过,这是个比烂的世界,一部电影上映之后的商业反响,一方面要看自身,另一方面也要看竞争对手。
情人节期间,市场对于爱情片有很高的需求度,而这个期间的市场,往往受女性主导。
华纳兄弟的《共谱恋曲》、环球影业的《爱的过火》、梦工厂的《我老婆是巨无霸》和狮门影业的《爸爸的小女儿们》,以及相对论娱乐的《暮光之城》等众多电影中,该看哪一部?
一众情人节档的影片横向比烂之后,《暮光之城》的优势越发明显。
从周三情人节到周日的五天时间中,爱情片大行其道。
同期上映的所有影片,《暮光之城》无论是排片率,还是上座率,都是最高的。
这部影片五天再取4577万美元。
加上周一和周二,上映十天之后,《暮光之城》北美票房累计1亿3125万美元。
这其中,接近百分之八十的票房收入,都来自于女性观众的贡献。
赶在情节之前,使馆影业也将《暮光之城》推向了好莱坞主要的海外电影市场。
得益于北美票房大爆,以及这个特殊的情人节档期,影片的市场反响总的来说很不错,这一周的时间,海外票房就有近6800万美元进账。
好莱坞电影的另一个特质如今也越发明显,但凡北美票房大爆的影片,海外反响都不会差。
同样,海外也有无数女性观众为《暮光之城》买账。
少女心和玛丽苏这种东西,在任何一个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中,都不会缺乏。
短短十天的时间里面,越烂越爱似乎成为了《暮光之城》专属的一个标志,无论外界再如何聒噪、喧嚣和诋毁,粉丝们犹自岿然不动。
现实在《暮光之城》的受欢迎程度和真实水准之间划下了一道巨大的鸿沟:一边是狂热到无以复加的粉丝,一边是从媒体到影评人再到成年男性观众的口诛笔伐。
不得不说,青少年影迷的喜好和主流舆论在《暮光之城》上出现了巨大的脱节。
归根结底,媒体掌握话语权的文化精英们,瞧不上掌握票房话语权的“文化屌丝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