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上,皇帝目光森冷,一直盯着端妃的眼睛。
殿内一片死寂,即便有深厚的情意,即便有皇帝的宠爱,但端妃知道此事没那么容易糊弄过去。
此刻,端妃强压住心头不安,静静与皇帝对视着。
能做到这一步,足可见端妃心理素质有多强大。
她这样的女人,可以说是比肩吕后武皇的人物。
虽然表情平静淡定,但端妃脑子却转得飞快,要安稳度过此关她还得想办法。
“皇上,臣妾还是那句话,若杀了臣妾能平息天下臣民之怒,臣妾愿为皇上分忧!”
说道这里,端妃自顾自走向一旁,一旁拿起软榻小几上一些小衣服,自顾自的抹起了泪珠。
那些衣服,赵永铖一眼就认出,是老四和老九小时候穿的,而且还是是当初他亲自下旨,命巾帽局和针工局制办。
“老四死的不明不白,老九也生死未知,不惑之年二子皆失,臣妾余生已无留念,活着反而遭罪!”
说完这话,端妃直接转过身面向皇帝然后跪地道:“臣妾只有一个请求,臣妾死后不求厚葬,只求皇上能在西郊赐予三尺地,把老四老九的衣物与臣妾葬在一起……”
“如此,臣妾也算和儿子在地下团聚了!”
端妃哭得梨花带雨,此刻她可不是在演戏,而是实打实的伤心悲痛。
事实上,要是皇帝真让她去死,她其实也能够接受,因为她确实觉得活下去没啥意思。
但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还不能死,至少也得等到皇后倒台,太子一家死绝后她才能死。
不得不说,端妃眼前这番表现,也让赵永铖回想起了许多往事,特别是这些年的憋屈。
当初,四子赵延庭是他最看好的儿子,就在他都准备好与群臣撕破脸皮,强行废长而立老四为太子时,赵延庭却意外落水而亡故。
偏偏就在这时,南方官逼民反引起大规模造反,赵永铖为求稳而不得不偃旗息鼓,对赵延庭之死的调查也草草了事。
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但在赵永铖心中依旧是奇耻大辱。
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但的废立太子的一次试探,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告诉他文官势力已不受控制。
平息叛乱后,赵永铖的主要精力,就是和文官势力作斗争。
这一事件的延伸,就是摆在明面的太子之争,他把九子赵延洵推了出来。
可惜也是到了最后时刻,胡人叩关入侵了,逼得赵永铖不得不再次让步。
两个儿子都没了,端妃确实没有必要再折腾,那么究竟是谁要杀太子?
谁会得到好处?赵永铖努力思索着。
就在这时,只见端妃叩首道:“皇上,臣妾已无牵挂,请赐臣妾鸩酒!”
此刻,赵永铖脸上寒霜逐渐消散,但他仍旧一句话都没说。
他不说话,端妃也不说话,只是低声啜泣。
良久之后,赵永铖才从椅子上起身,来到端妃面前将她扶起。
“爱妃,朕有难处!”赵永铖缓缓道。
擦去眼角泪珠,端妃哽咽着说道:“臣妾知道,所以臣妾愿意赴死!”
此刻,就连赵永铖眼眶也有些泛红,乃至于声音颤抖道:“别再提死了,朕听不得这个字!”
站在赵永铖的角度来看,他其实也命途悲惨。
连续丧子、文官跋扈、各地造反、边关不稳,如今更是天降丧尸,要把祖宗传下的江山都亡了。
谁知这时,只听端妃道:“若非挂念皇上,臣妾早就自挂白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