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又说,夸大了徐达的战功,其实不然。
…………
“夸大?”
“徐达可能会夸大徐达。”
永乐大帝朱棣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他在想,是什么人才会觉得徐达被夸大了。
就徐达立下的战功,足以支撑他成为华夏顶级名帅。
也可能只是因为他的存在感不如韩信、李靖他们高,这才导致世人觉得他沾了父皇的光?
朱棣摇了摇头。
事实上,他很清楚。
他的父亲,洪武大帝朱元璋能够灭掉蒙元,恢复汉民族政权,统一南北,建立大明王朝。
这其中,徐达的作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哪怕过了百年,过了千年。
他的名字,都不应该被人淡忘。
徐达,大明军神。
这就是朱棣心中所想。
“若是朕的手中有徐达这样的人,朕何苦如此憔悴呢?”
朱棣叹了一口气,无奈说道。
…………
天穹之上的投影在继续。
徐达被夸大了?
其实他的地位没有那么高?
不。
没有。
一点没有。
徐达配得上这份荣誉。
仔细想一下,古代华夏北伐,有多难?
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强如卧龙诸葛、战神刘裕,都难逃失败的劫数。
但有一人逆天改命,打破了历史上由北向南统一的公式,他就是徐达。
…………
“对啊!这样子说朕就明白了。”
宋太祖赵匡胤恍然大悟。
他虽然没有经历过徐达这个年代。
他也没有见证过徐达的历史和战绩。
自然也就不能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
但是,诸葛亮他是知道的啊。
这诸葛亮,也算是一代神人。
还有刘裕。
这也是一代神人。
要知道刘裕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着,后功高震主,代晋自立,国号“宋”,史称刘宋或南朝宋。
刘裕诸葛亮都没做到的事情,徐达却做到了,这难道不能看出徐达的能力吗?
…………
“徐达,不愧是明朝开国军事统帅。”
“攻入大都,灭亡元朝。”
“由南向北征伐,实现南北统一。”
“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更是位列开国六王之首,这样的人物,一生简直是传奇。”
…………
南宋咸淳三年,忽必烈下令蒙将阿术率十七万大军攻打襄阳,正式拉开了灭亡南宋的序幕。
百年后的一三六七年,朱元璋令诸将率二十五万大军将蒙古铁骑逐回大漠。
元朝自入主中原以来,皇位传至少年天子妥懽帖睦尔,也就是元顺帝。
他扳倒权相,恢复科举,蠲免赋税,意图励精图治,惜乎难挽狂澜,再加上天灾,致使元末群雄四起。
朱元璋便是元末群雄中的一个,而且还是笑到最后的那个,在文臣武将的匡扶下,他灭陈友谅、平张士诚,最后一统江南。
若论他麾下武将的功劳,排第一的当数徐达。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对手只剩一个——元廷。
元至正二十七年,自封吴王的朱元璋在应天发布《谕中原檄》以告天下,誓师扫荡胡尘,一统华夏。
而此时的元顺帝状态却截然不同,雄心壮志早被繁琐的政务和无解的乱局消磨殆尽,已不复少年时的锐意进取,沉迷于天魔舞和木匠活之中不能自拔。
该年十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准备北伐。
关于北伐的方案,副将军常遇春建议长驱直入,直捣元朝大都。
常遇春的想法可以理解,毕竟他是大明的猛将,可以说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他自然想要直接一点,直捣黄龙。
但常遇春所想的这个方案被朱元璋否定了。
副将毕竟是副将,想的东西不够全面。
要知道蒙古铁骑曾经横扫欧亚无敌手,而且元朝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屯于坚城之下,粮饷不继,援兵四集,明军必然进退失据。
若真要这么做了,到时候的损失肯定会很惨重,甚至会将大军置身于一个危险的环境,这是非常不好的。
与常遇春的骁勇相较,徐达作为三军主帅,自然想的东西会更长远一些。
徐达的想法有他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