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年。
巍巍古城,砖墙斑驳,油绿的苔藓侵蚀着城门洞上方的两个古朴大字“太原”。
车马辚辚,城门口进出的行人商贾秩序井然的在守门兵卒的呵斥下排成一列,他们一边小心翼翼的通过检查,一边看着城门不远处的一队人马。
因为那队人马太过耀眼,让人忍不住注意。
那十余骑各个高头大马,一看就是来自北地或辽东的良驹,他们虽然穿着便服,但鼓鼓囊囊的衣服下藏着的一定是细甲,背着弓箭,斜挎腰刀,马鞍一旁的搭扣上挂着一把火铳和一个装满火药子弹的布袋。这十几个人眼神时而闪露精光,每个人脸上都平静如水,将杀气内敛,一看就是在边境作战多年的精锐部队。
寻常老百姓不知道这帮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但城门尉的总旗官之前曾在辽东镇服役过,知道这十几人一定是让蒙古鞑子和女真人闻风丧胆的辽东铁骑。
此时,这十几人众星捧月般的护卫着一名鲜衣怒马的公子哥,骑乘着一匹纯色的乌骓马,没有一根杂毛,身着玄青色的劲装,金丝勾勒的边沿显得他更加贵气逼人,双手戴一双貂皮手套,握着一根银丝缠绕的马鞭,正无聊的拍打着。
总旗官知道这位年轻的公子哥正是当朝都督佥事、山西总兵官李如松的幼子李言蹊,随父才来山西两年,已经是整个太原府纨绔中的头号。
李如松节制大同镇、太原镇两镇兼整个山西七个卫所的所有兵马,足足十万有余,山西的布政使和按察使见到李如松都要细声慢气。
更为可怕的是,李家背后是整个大明的镇国柱石李成梁。李言蹊正是李成梁最小,也是最宠爱的孙子。
李言蹊百无聊赖的将手上的马鞭放置到鞍鞯一旁,脱下一只手套,一边抠着指甲,一边问旁边的扈从,“什么时辰了?怎么还不来?”
“公子,现在马上要到巳时了。”一旁的扈从看了看天空的太阳,恭声说道,“刚才下人回报,新宁王车驾已经距离太原府不足三十里,请少爷稍安勿躁。”
“那个死胖子,成天就知道吃吃吃,吃死他算了。”李成蹊奚落了即将到来的客人几句,不耐烦的对身边的人说道:“快去催一下,让新宁王马上滚过来,来得再晚,午膳都要吃不成了。”
身边的人低下头咧了咧嘴,躬身退下。
也就这位爷敢对新宁王这样呼来喝去,要知道新宁王虽然是前任代王的庶出第二子,但现在的代王身体很差,一直靠药石来续命,而代王无子,死后八成是做弟弟的新宁王承袭代王爵位。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的光景,官道远处才有一架豪华的马车缓缓而来,马车由两匹马拉着,整个车厢由檀木制成,黄红相间,雕刻精美,外围还有金箔、美玉镶嵌,就连车辕车辙都有玳瑁作为装饰。
马车的四周有七八位侍卫保驾护航,骑着马亦步亦趋的跟随着,这些侍卫挎着腰刀,身穿铠甲,都是代王府的好手。
随着马车的驶近,李言蹊一磕马腹,驱使着坐骑小跑到马车身边,开口就骂:“朱鼐钧你这个死胖子,怎么这么慢吞吞,难道你的马和你一样懒得走不动道了吗?”
车窗的帘子被一双芊芊玉手掀开,伺候马车内正主的婢女拉开帘子,好让自己的主人说话,一边偷偷往外瞟,想看看外面到底是谁,可以这么大胆的对着自家王爷呵声怒骂。
她看到的是一位英气勃勃的青年,高坐马背,没有南方男子的柔弱俊美,整个人充满了北方男儿的豪迈刚毅,脸颊如斧刻刀削,棱角分明,初看没有那么英俊,再看却觉得特别耐看。
“狗蛋,不要着急,我也没耽误多久嘛。”马车里发出了一声含糊不清的声音,一张胖乎乎的圆脸出现在车窗处,他满面油光,笑眯眯的好像一尊弥勒佛,眼睛都快挤到一起去了,含糊不清是因为他手里拿着一跟鸡腿正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