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好的以工代赈的办法,借此将临清的道路整修一遍,道路通畅了,商品的流通就会加快,市场也会更加繁荣。
市场繁荣官府就能收到更多的工商税收,进一步的促进临清的发展,朕对此乐观其成!”
“陛下!自从临清施行新的商税政策之后,除了上交朝廷的固定田税之外,临清的财政一直很宽裕,每年都有盈余。
临清并不缺钱粮,可是却缺管理人才,就算臣把三班衙役都撒出去,又能负责多少流民,臣缺人啊!”
这是无解的,大明目前的官僚培养体系,根本不注重基层官吏的培养,在底层完全就是野蛮生长,可以说皇权根本无法控制县以下的地方。
董怀礼也是一样,虽然说临清升格为直隶州,他的官位也跟着升了两级,成了从五品的知州,但是他的思维还是士大夫的思维,根本就没有培养基层官吏的思想。
临清能有今天的成绩完全是因为皇帝的提点,以及董怀礼有把柄在皇帝的手里,若是不听话随时皇帝都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想要让董怀礼这样的老官僚转变思想,比杀了他还难,官与吏之间的巨大鸿沟让他们之间根本就无法正常的沟通。
整整五年的时间,临清的官吏还是过去的管理方式,没有丝毫的提高。好在朱瞻基这次亲征就准备驻扎在临清统筹整个山东的新政推行,施行官吏一体的新政将从临清开始。
“忠孝!写个告示让衙役们贴出去,就说临清州衙招募文吏,只要通过招募考核,现场录用品级定为从九品,按照正常的官员升迁方式进行升迁。只要有本事,就算是升到六部尚书也不是不可能。”
董怀礼大吃一惊,这到底是招募吏员还是官员啊?
“陛下!这招募吏员可有什么要求吗?若是定品级,按照官员的升迁方式进行升迁,那岂不是就是招募官员了吗?”
“没错,以后官吏不分,所有新入职的官吏都是自从九品做起,没有基层的当差经历,如何能够了解老百姓的内心想法?这是朕的新政!”
“陛下可有想过读书人的反对吗?”
“他们以什么理由反对?”
读书人反对什么,董怀礼当然知道,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却没法说出来,一时间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朱瞻基看他不说话,便冷笑一声道:“他们凭什么反对,难道当官是他们的专利吗?就允许他们当官,而不允许别人当官。朕在朝堂上就说过,以后的科举出身的读书人也一样要从基层做起。
不愿意干可以不考,可以在家吃自己的,就不用端大明这碗官饭,爷不用觉得自己的做个从九品的小官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