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找到的最简单连接方式是分泌胶水一样的物质,将自己和其他个体黏在一起。它们一起挥动鞭毛,向某一个方向齐心协力运动。
这样做的弊端极其明显。
物质很难穿透胶水层,不同方向的个体需要各自找到食物,才能维持整体的运作。
这些个体被胶水束缚住了体型。
为了占据更多优势,获取更多资源,如何突破体型限制成为它们需要挑战的难题。
它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极其相似,可新的问题总会接二连三困住它们:
有的层层叠叠形成了杯子一样的结构,内部的个体却难以接触食物;有的干脆直接往海底上一趴变成鞋垫,让食物落在表面,可表面之下的个体获得的食物寥寥无几;有的如同朵朵盛开的鲜花让海流穿过花瓣,可它们只能随波逐流......
不知何时开始,它们踹掉了那些不像自己的个体,或是,它们踹掉了不像自己的个体,才终于形成了更大的个体。
总而言之,时间挑选出更能适应环境、更具优势的团体。
苏文面前跳出一个问题:“你觉得怎样的团体更具优势?是面面俱到却难以精通各方面的团体,还是各有所长、能够取长补短的团体?”
时刻面临的环境挑战,迫使团体中的个体必须通力合作。
这种情况下,能取长补短的团体更有上限,可个体一旦离开了团体,便很难生存,团体失去有所长的个体,实力也会大打折扣;面面俱到却难以精通各方面的团体,虽然难以变得更大更强,但它们中的个体不害怕离开团体,只要资源足够,它们随时都可以复制自身,造出一个相同的团体。
两种情况并非不可兼容。
某些团体稍微能有些长处,让自己更具竞争力;某些团体也可以让成员多学一点东西,以便出现空缺时快速顶上。
只是,它们一旦朝某个方向猛奔,就越难有另外一个团体的特性。
这是一次分道扬镳,但绝不是最后一次分道扬镳。自从最初那个个体的后代进入不同的环境,这种分道扬镳就不可避免。
孰优孰劣,也变得不好说。
有的个体或团体在某一个环境之中表现优异,到另外一个环境之中就表现低迷。踢足球的人很难打好篮球,反之亦然。
只有在相同的环境之中,才有比较的意义。
可惜环境不可能一成不变。
斗转星移,海枯石烂。
当海洋里的丰富馈赠被逐渐消耗光,大量团体无法再安逸地活着。
组成它们的个体越多,它们需要的能量就更多。
当体积增大的优势逐渐变小,变革在所难免。
在绝大多数团体因为增大的体积变得难以移动寻找食物之时,擅长移动的个体便会占据优势。
某一天,某个动起来的团体赫然发现其他难以行动的团体简直就是最好的美食。
不幸的是,有个跟它们类似的团体也发现了这一点。
团体之间的竞争,吃与被吃的关系,成为了新的环境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