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晚些时候,平静安逸的顾家坳被朱氏高亢的嗓门炸得震天响,伴着这尖锐声音的是顾二妮低沉压抑的哭声和顾世贵不堪入耳的谩骂。
二房乱成了一锅粥,好久没热闹看的村人,连饭都吃不安生,纷纷端了碗,站在顾世贵家摇摇欲倒的院门外张望。
这一家子都不是好相与的,村人不敢也不想上前劝解,只从他们一家子吵闹的话语里捕捉只言片语,而后和身旁人嘀嘀咕咕,交换认知。
听了半晌,村人终于明白,顾世贵嫌弃顾二妮三个月只挣了四两多银子,怀疑钱财都被她自个偷偷挥霍了,朱氏更指责她,钱挣得这么少,还胆敢擅自做主花一百文买了新衣,一定是另外藏了钱,立逼着她把新衣裳脱下来,她更亲自动手,将她全身搜了一遍,一无所获,不由得恶向胆边生,痛打了她两巴掌解气。
村人听到这里,心底冷飕飕的,这可是亲生的闺女,没见过哪个爹娘父母是这样的,虽说挣得少了点,可也辛辛苦苦在外头三个月了,旁人家心疼还来不及,哪像这夫妻二人,小孩子刚回家,一个不如意,先暴打一顿。
顾青竹自然是晓得内情,她懒得去凑热闹,青松自顾整理带回来的书和衣物,对外间的吵闹充耳不闻,而青英最怕朱氏尖细的声音,她躲在厨房里,帮大姐烧火做饭。
或是骂累了,打累了,直到入了夜才安生,顾家坳人的桌边床头,昏黄的灯光下,又添了多少谈资。
第二日便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讲究个团团圆圆,总要月饼应景,然而,山里人没钱买糕点,便用糯米粉做成圆圆的饼,在锅里炕熟了吃。
饼里的馅一家一个风味,有甜的,芝麻馅、豆沙馅,有余钱的人家会多放糖,也有咸的,抓一把家里晒干的咸菜,细细的切碎煮熟,条件好的再放点肥肉丁一起熬,那味道别提多香了,而有的人家手头拮据,什么馅也没有,纯糯米的也很黏糯清香。
村里有交情的人家,不管好赖,总要互相送饼子,这是一种情意,顾青竹包的是芝麻糖馅的,她端了小竹匾出去送饼子,秦氏、顾世福、顾世根、郑家禄、方奎几家都是每年送惯的,也不在多,不过是互相尝个味道,等她回家的时候,竹匾依然还是满的,只不过都换了旁人回赠的。
青松和青英吃饼子的时候,一会儿吃出个豆沙馅,一会儿吃出了咸菜肉丁馅的,就是同样的芝麻馅,有的细腻,有的糖多,总是吃出不一样的来,他们最高兴的就是猜手上的饼子是谁家送的。
在山里人眼里,中秋是仅次于过年的团圆节,这一天在外的人,无论多晚,都要回家,及到下午,顾小花和方玲回来了,德兴织坊的缫丝活计完工了,她们惦记爹娘,辞了郭嬷嬷,结伴回家。
未时末,顾青山兄妹、郑招娣、方奎四人也出现在归家的山路上,年轻人都回来了,村里多出很多生气,一下子热闹起来,走到哪里都能看见一张张喜悦的笑脸。
顾青竹挎着篮子去地里摘菜,正遇见挖野菜的顾二妮,她昨日身上穿的那件簇新的襦裙不知哪去了,又换上了原先满是补丁的旧衣裳,头发胡乱绾着,脸上肿了半边,还残留着红通通的手指印。
顾二妮看见顾青竹,目光怨毒凌厉,她挺了挺腰,从她身边走过,顾青竹不爱搭理她,对她也没有同情,就像,没有人会去同情路边一条被冻死的毒蛇一般。
顾青竹在菜地割一把碧绿的韭菜,间一捧嫩嫩的鸡毛菜,摘几颗红艳艳的辣椒,拔几簇嫩花生,又在桑园田埂上折几杆毛豆,除了鸡毛菜是顾青竹新种的,其他的都是秦氏之前帮着照看种植的,这会儿正有的吃。
将菜放在家中枇杷树下,青松和青英搬了小杌子择菜,顾青竹转身去杀了一只最肥的公鸡,又把两条鱼洗干净,一起拿到厨房准备做菜。
还未到酉时,顾家坳的烟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冒烟,各家饭菜的香气萦绕在秋日的黄昏里,顾青竹做了红烧鸡、糖醋鱼、韭菜炒鸡杂、清炒红椒毛豆,鸡毛菜汤。
青英早早在桌边坐着,兴奋地看着一桌菜,浓油赤酱的鸡肉闪着油光,鱼上淋着用杨梅酱和糖熬的酸甜汁,闻着就很开胃,至于三道素菜,色彩清爽,散发淡淡清香。
外间已经暗下来,顾青竹已经出去看了好几次,梁满仓家里还是铁将军把门,她跨进门,解了围裙,对弟妹说:“满仓哥大概不会回来了,咱们吃饭吧。”
三姐弟围坐在一豆灯火下,吃着美味,说说高兴的事情,温馨而美好。
“青竹,我们来了。”顾小花和方玲站在院门口,笑嘻嘻地说。
正在洗碗的顾青竹赶忙迎了出来:“我煮了盐水花生,快来尝尝。”
“你瞧我们从南苍县买了什么?”顾小花和方玲,各举着手里的一个小箩。
顾青竹探头一瞧,一个个黑青色的,还长着角,她不认得,笑着摇头。
“是菱角,咱顾家坳没有,翠屏镇恐怕也不多见,你别看它长得丑,里边的肉可好吃了,生的脆甜,煮熟了甜糯!我的是生的,她的是熟的,你们若是吃了,保管喜欢。”方玲献宝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