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柏林大学创立,德国仅用30余年时间便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直至二战后被美国取代。
“从1826年吉森大学实验室建立到1914年,学术研究的有组织工作在德国异常发达,远非他国所及”。
在德国,科学研究有着与宗教同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我们时代的世界征服者”。
1920年以前,德国拥有200名科学家,279项科技成果,同期英国科学家人数为122人,科技成果174项,法国为88人和107项,德国几乎为英法两国的总和。
1914年以前,德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有14人,为全部获奖者的1/3。
1901至1940年间,德国科学家获诺贝尔奖36人,远超过英法美各国,占绝对优势。
在工业化期间,德国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例如,适用德国铁矿特点的炼钢法、煤焦油提炼法、新型发电机设计并应用,推动德国钢铁、化工、电气工业飞速发展,遥遥领先欧洲各国,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德国是最早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
到19世纪,职业教育逐渐成为德国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817年,普鲁士在各个城市设立了手工业者学校,逐步形成地方工业学校网。
1850年建立全国统一的中等工业专门学校,拥有26所州级新型职业学校,开设模型制作、纯粹数学、应用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机械等科目。
联邦宪法规定,凡是工厂所在地有工业进修学校的,工厂主必须提供方便让工人入学。
到1900年,德国共有工业学校1070所,在校生人,农村开办的各类技能培训学校2000余所。
到1913年,德国每年培养3000名工程师,而英国在相关领域每年仅有350名毕业生,被视为当时英国在电气、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被德国超越的重要原因。
德国职业教育的系统『性』、组织『性』、规范『性』和普及『性』在19世纪的欧洲无可比拟,并在20世纪逐渐发展成为独特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普鲁士进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其最初目的是培养恭顺的、敬畏上帝的人,储备合格兵源,并非为了发展经济。
但由于教育和兵役制度紧密结合,国民长期接受教育和军事的双重训练,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传统:一是严守纪律,忠于职守,严谨认真;二是教育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善于思考和辩论;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这些特点在德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造就了一批能快速掌握工业化技能、组织『性』强、效率高的产业工人,和一支素质很高、梯队稳定、敬业精神极强的科研队伍。
而这些,都是姬长安渴求的。
(许多内容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兴衰的人力资本研究”课题组,标题为“德国崛起人力资本质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