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姝语重心长,赵尧神情肃穆,默默颌首。
两人静静吃了会儿茶,赵尧吩咐小田,“准备肩舆,我与谢郎君去枣园。”
小田领命下去准备。玉姝整整衣袍,踱出殿门。一出来,候在门口的莲童便为她披上莲蓬衣,轻声道:“郎君,小心着凉。”
莲童系好绳结,玉姝转回身,遥望大平宫方向。风儿骤起,不断拉扯袍角,发出猎猎声响。从长信宫望过去,是看不到大平宫的,玉姝在心中认真描摹着大平宫每一角飞檐,每一块砖瓦。
回想那日柳媞亲自将堇汁捧到她面前时,笑靥如花,如同盘踞在树上的灰皮蛇,吐着信子向她蜿蜒行来,步步逼近。
玉姝还记得,堇汁很苦,顺着喉管流进胃里,疼痛随即蔓延至四肢百骸。她立刻瘫倒在地上,喊都喊不出声。柳媞居高临下冷冷睨着,唇畔自始至终带着胜利者的微笑。
早她一刻出生的哥哥夭折了,阻住了柳媞登上帝位的青云路,柳媞便恨她入骨,恨不得她早死,快死。
玉姝双眸微闭。果真,利欲足以熏心。
“郎君,肩舆备好了。”莲童在旁说道。
声音很轻很柔,可玉姝还是惊的身子一颤,扭转头,沉声道了声“好”,扶住莲童的手登上肩舆。
行走在宫中甬道,经过一道道宫门。时光仿佛倒转,耳畔回荡着赵矜稚嫩的嬉笑声。
那样纯真,那样欢悦。
曾经多少快乐,而今多少悲凉。
差不多两刻功夫,就到了枣园。百名小黄门已然排好队列,于蘅芜苑恭候多时。
他们来此,多是为了搏一个在大皇子面前露脸的机会。
宫中盛传,大皇子殿下就要被册封为太子。太子,那就是以后的天子。要是能讨得大皇子欢心,在长信宫当差,真就光宗耀祖了。
玉姝坐在肩舆上,远远看见有个小黄门尤其显眼。
差不多十二三岁年纪,肤白胜雪,唇若丹朱,眉目如画,站在一众小黄门中间,鹤立鸡群一般,一眼就瞅见了。
“那是谁?”玉姝下巴一挑,指了指他,问道。
随侍在肩舆左右的小田听到谢九郎询问,碎步来到近前,道:“回禀谢郎君,他叫荣浩。看守大平宫的小黄门。”
“大平宫……”玉姝若有所思的重复道。她与他素昧平生,却由大平宫这三个字,倍感亲切。
荣浩是皇子昕的人,却要转投大皇子殿下。小田派人打探一番,得知荣浩为了要来枣园,与皇子昕闹的不欢而散。
皇子昕已经多日未与荣浩相见,成天待在秋水宫里用功读书,而且身边全部换成宫婢伺候,像是变了个人。
兴许他俩是做戏也未可知,然而,小田存心想看这出戏他们到底想怎么唱,于是,将计就计把荣浩留下,静观其变。
“他晓音律?”
“回禀谢郎君,这百名小黄门多少都懂一些的。不过,荣浩会看乐谱,算是比较出类拔萃的。”宫中小黄门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或是拐带到京都的,会写自己的名字就算不错了。但荣浩不仅识字还识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