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端和琢磨着,上郡方向的十万人,足以阻止匈奴人南下,只要不与匈奴人爆发全面战争,秦军东进六国,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原来是为在长城外修筑屯堡的事,听到杨端和的责问,蒙恬的心里反而一松。
赵婴来的时候,蒙恬就防着屈咎打小报告。结果,赵婴走了,屈咎却找上了杨端和。
落在后世,屈咎这样的官员,属于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那种。
匈奴入秦,郡尉、都尉战死,他死守肤施,虽然消极,但也说不上有什么大错。嬴政曾想撤换他,却找不到什么法律上理由。有大臣上书为屈咎辩护,边郡的军事,本来就由郡尉负责,屈咎只是实现了充分的放权而已。
屈咎提拔于吕不韦时代,咸阳的很多官员,也担心嬴政一个个替换掉屈咎这样的官员,才小心的为他说好话。
好说歹说,嬴政收回了罢免屈咎的念头,转头就封蒙恬为上郡郡尉,全面负责上郡的军事,备战匈奴。连带着,屈咎郡守的部分权力,也被嬴政一道旨意,给移到了蒙恬手里。
屈咎表面正常履职,心里却暗恨蒙恬,不仅仅是因为蒙恬年轻,爵位高,或者得大王信任,而是同在一片天地里,蒙恬的权势扩张,他的利益就受损了。
“左庶长,我在长城外筑城,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上郡防线,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彻底解决伐赵大军的后顾之忧!”
蒙恬双手作揖,恭敬的回答道。屈咎不懂兵事,作为宿将的杨端和,应该能明白蒙恬的苦心。
“愿闻其详!”
蒙恬的说辞勾起了杨端和的好奇心。尽管心里不满于蒙恬后来居上,但说到军事上的问题,他就自觉地就事论事了。
出于军人的职业,他也想看看,蒙恬在军略上,有何过人之处。
“将军请看——”
蒙恬使了个眼色,荆苏立刻会意,从怀里掏出最新的长城地图,铺开在杨端和的面前。
“长城破奴关外的十里之地,地势没有十分险峻,但也颇为不平,只要一左一右筑起两座屯堡,与长城防线成掎角之势,相互支援,我就十足的把握,将匈奴人挡在长城之外。”
杨端和抚摸着美丽柔顺的胡须,沉吟着,眯着眼睛,点了点头。上郡的防线,他从未经手过,但将战火燃烧到敌人的领地,却是秦军的原则。
或许是为了避免刺激匈奴人,上郡前任郡尉,并没有充分利用破奴关外的有利地形。
“按这个坡度,不足以阻止匈奴人的骑兵冲锋。”
杨端和可不会简单认同蒙恬的说法,他低下头,仔细察看地图上类似登高线的线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秦国的地形堪舆技术,领先于这个时代。图师绘制的军事地图,上面已经有了等高线的雏形。
“两处屯堡修筑完成后,我会以此为基础,再修建起一道外长城。”
蒙恬拿起毛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半圆形的长城图样。这样一来,上郡原本的长城,就向外扩展了十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瓮城。
怪不得屈咎抱怨,蒙恬在上郡大兴土木,看来还真有其事。不过,从军事角度来讲,蒙恬的外长城,有利于上郡的防御,这样他也不用担心匈奴人威胁秦军的大后方。
蒙家子弟在此安心修筑城墙,当好伐赵大军的后勤管家,以后也就没有轻松的立功机会。这样想着,杨端和就不那么抗拒蒙恬的计划了,只是,出于职业习惯,他脱口道出了心里的疑虑:
“计划是好的,可你又怎么能保证,匈奴人会眼睁睁的看着你圈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