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臣抬着一方长约五尺,宽约二尺的石碑,小心翼翼,立在坟头。沿着墓碑,密密的砌上一层秦砖,再均匀的抹上一层青膏泥。
古人没有混凝土可用。在多年修建陵墓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青膏泥质地细腻,粘『性』大,防水效果极佳。
这个时候的大富之家,修建陵墓,不可不准备青膏泥。
蒙武的墓『穴』周围,已涂上一层厚达三寸的青膏泥。坟墓表层的青膏泥,只是保险起见,再做一层防护。
“种树。”
下葬的最后一道程序,乃是在坟墓周围种树。古人这样的行为,可不是为了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
自周代以来,下葬之人,只有贵族,才能在墓地周围种树。天子墓可种二十四棵,诸侯十八棵,卿十二棵,大夫可种树六棵,士三棵。
至于平民,对不起,只能让坟墓光秃秃的,不准种树。若有天上掉下种子在平民墓地周围,长起来来后,县邑的长官,会第一时间派人砍掉。
春秋战国时期,看一个家庭是否为贵族之家,一要看这家的门阀,二则要看这家的死者坟墓周围,到底种了几棵树。
秦国商鞅变法后,以爵位确定身份尊贵。二十级军功爵,每取得一级爵位,则可以种跟爵位对应的树木。
蒙武生前的爵位为大良造,处在军功爵位的十六级。
十六棵柏树幼苗,环绕在陵墓周围。微风吹来,轻轻摇曳,兴奋得全身颤抖,似乎柏树幼苗都感受到了大良造爵位带来的骄傲。
想想后世,人们在坟墓周围,不管栽多少数,都没有人来管。这个时代的人们,想要给坟墓点缀几点绿意,得想尽办法获得爵位。
午时将尽,蒙武的陵墓,最终落成。
远远望去,墓碑上“秦国大良造蒙武之墓”九个大字,一目了然,清晰可见。篆刻的石匠,手艺高超。墓碑上的秦篆,比划铿锵有力,虬劲苍然。
这样的石碑,如果顺利传到两千年后,当可成为国家一级文物。
忙活完一天,饶是蒙恬常年坚持习武,身子也有些疲乏。
领兵征战,马不停蹄赶回咸阳,治办丧事。这一个月来,蒙恬几乎没有任何休息。
趁着这个机会,蒙恬给蒙府的家臣、隶臣,放了三天的假,只留下五位贴身的亲兵,服侍左右。
“天放,你拿着我的申请,到咸阳令府,取回我等的验、传。记得,是到南山的传。”
暮食之前,蒙恬书写完给咸阳县令的书信,吩咐蒙天放赶过去。
秦国的验、传,相当于后世的户籍、路引
,自商鞅变法以来,制度逐渐成熟,变得相当完善。没有相符的验、传,秦国各地的守卫,根本不会放行。
凌晨出发,夜晚回来。前世今生,蒙恬第一次治丧,前前后后,当真忙得有些心力交瘁。
“大兄,我都派人准备好了。”
暮食过后,蒙毅悄悄的来到蒙恬书房。
“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蒙恬放下手里的竹简,抬起头来。“家里的藏书,有抄录副卷,记得都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