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因为书生的妻子操劳过度,半路上晕倒在了南湖桥上,出生闻讯赶来,见妻子已经醒来,当时汤和米线眼睛小的没有撒出去,汤面因为让一层浮油罩住了,没有一丝热气冒出来,还怀疑汤凉了,结果运手掌摸了一下汤罐,确实感觉烫的,大感奇怪,赶紧问了一下自己妻子这是怎么制作的。
对于自家相公的询问妻子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时听完这个米线的制作过程之后书生说道:此膳可称为‘过桥米线’。
说起来这个秀才还是让人羡慕的很呐,不学无术还有人管,而且类似于这样的传说故事还不止这么一个,只不过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大多都是一个秀才和他妻子之间的故事,而且正好那几个传说故事里的秀才,他们的老婆去给他们送米线的时候都要经过一座桥,反正我不知道这些古人是怎么把这些传说留下来的,当时应该是确实有这个事情,只不过传来传去的弄成了好几个版本吧。
好了,过桥米线的做法稍后我会整理一下放在美食论坛里,想学的人自己去看吧,基本上都是简易家庭版的,至于做起来更加复杂和更好吃的做法我就不往外边说了,咱们也不能破坏市场规则。”
张扬所说的更复杂更好吃的做法其实就是他现在所在的这个建新园所拥有的做法,这可是人家赖以生存的根本,他才不会说出去呢,要知道他可不仅仅只是掌握了做法,连人家的秘方都知道。
“小张啊,老头子我有个问题,你觉得这个书生有了老婆孩子还不思进取,结果让骂了之后发奋读书结果居然还把自己的妻子累倒在了桥上,就这样居然一日三餐还让人送过去,你觉得这种只知道读书四体不勤的人对社会有用吗?”
张扬这边刚刚讲完故事,旁边已经吃完米线的老头忽然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一下让听见的他愣了一下,以前的读书人不都这个鸟样吗?他们还管什么聚不聚社会有用呀,首先你先得考取了功名,然后才能考虑能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吧!
“额,老爷子,为了考取功名读书那个时候不是很正常吗?而且在古时候条件好的读书人家庭不需要担忧这些事情,条件差的读书人家庭全家为了他拼尽全力貌似也是正常的吧?这应该是当时的社会形态所造就的啊,谈不上什么有用或者没用吧。”
可是张扬这么一说,坐在他旁边的老头还没有说啥,坐在他对面的何小曼就已经兴致勃勃的提问了。
“老公老公,说一下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呗,反正我觉得刚刚你讲的那个故事里的读书办的事不地道,而且我感觉他老婆也不该一日三餐送过去,就会让他自食其力,哼。
嘻嘻,当然那个时期这种情况也属于正常,不过你还是说说呗,我想听你聊一聊那些落榜之后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拖垮了家里,这要是没有考上那这个家是不是就彻底的完了?”
这有啥好说的呀,那个时候了,哪怕是现代社会有些大山里的人为了让孩子上学不一样是举全家之力破除艰难险阻嘛,不过见何小曼和身边这个一看就不简单的老头貌似都挺感兴趣的,再加上直播间里的人听的也是比较感兴趣,他干脆就接着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