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王公子在那边。”阿兰指了指王安晏,淑苑看着那人群众的一个人的脑袋在看着人群,可不就是王安晏,顺着她的眼光看过去,还看到了好几个同窗,还有迷弟,“我们的同窗都是在靠后一点的,站这么久也挺辛苦。”
“还好,他们都带着书童,有人伺候着他们。”淑苑转过头,就看见书童在后面背上背了很多的东西,还有手里拎着水壶,茶杯,“唉,说是考生不幸,还有比考生更不幸的人。”
阿兰:“是,小姐,不过,书童是不能进去的。”
淑苑:“哎呀,阿兰,你说,要是他们在一个考场是不是可以眼神交流一下,就懂了。”
阿兰:“可以这样吗?”
淑苑:“嗯,可能不行吧,但是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还是得看运气,什么事情我都是歪门邪道还有正经的方法都知道的,但是走的都是正经的路。”
阿兰:“什么是歪门邪道?”
淑苑:“就是只适合一部分的路,除了他们自己,其他人都是走不通的,俩海上有两个奇才,不管是在官场还是在诗词上面都是很有造诣的,但是这个奇才却先后两次在科考时作弊,这只有他们两个能做到,其他人都是做不到的。”
阿兰:“这旷世奇才为何还要..........”
淑苑:“就是这样才妙,先说兄弟二人在四川乡试时是如何作弊的。乡试的时候,云天和云景被安排在对角的两个座位上,云天接题一看,傻眼了。考题出自哪部书,完全记不起来了。科考,你也知道,如果不知道考题的出处,别想写出半个字来,钭对面的云景见他哥哥抓耳挠腮,很想帮他一把,可监考人的眼睛鼓得比铃铛还大,作弊不容易,但!到底是苏家兄弟,弟弟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只见云景不慌不忙拿起笔管子,好像看笔似的,轻轻地吹了几下,云天何等聪明,只一看眼,便喜出望外,于是奋笔疾书,即时交卷,并得了高分。您能猜出这个弊是怎么做的吗?”
阿兰:“不知,这怎么看的出来?”
淑苑:“这原来啊,云景吹笔管子,是在告诉他哥哥,考题出自《管子》的注文,笔管子不就是‘管子’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