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王凯陆续在实验室里制备出了更多的超级玻璃样本,测试工作也可以更频繁地进行起来。
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变数,尽管大部分时候超级玻璃表现出无坚不摧的属性,但依然有几次实验中,超级玻璃发生了爆炸。
不过王凯很快就从大量的数据中,总结出了原因。
其一是实验室中生产玻璃的材料是市场上采购的,其中难免有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对于民用的普通玻璃,并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在超级玻璃中偶尔会产生一些天然的裂痕和气泡,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超级玻璃内部的排列依然没有理论上的那么完美。
这些生产缺陷出现的位置要是远离超级玻璃的弱点位置还好,但如果是在它的周围出现,则就是猝不及防的隐患。
最终王凯给出了一个建议,一个很靠谱的建议,也是一个有些烧钱的提议。
“对于供应链这个问题,我其实也不是太了解,但目前看来想要最终产品的合格率就必须找到一个可靠的高纯度原料的供应方案,不仅如此生产的环境也需要特别讲究。
不过对于这种问题,有一群人应该是非常有经验的,那就是搞半导体晶圆生产的那些人。
要不你收购个晶圆厂,找他们的技术人员来解决下生产的问题。”
梁实诚听完苦笑了一阵,虽然他现在是一个暴发户,但是手中不到三亿美元的现金,对于进入半导体生产这一块,连塞牙缝都不够,想要做到这一步,他还必须得靠本事赚更多的钱。
王凯继续总结起,实验室里大量生产的样品偶尔爆炸的另一个原因,
这种制造超级玻璃的方案,必然要给超级玻璃留下一个弱点处,虽然他已经想了很多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包括用一根非常细的带电压的金导线来引导,让弱点处尽可能聚集在一个非常小的点上。
同时把弱点处设置在了凹陷的某个位置,几乎不会被直接碰到,但在某些角度的撞击下,依然会影响到这些弱点位,哪怕不是直接接触,光是材料内部产生的冲击波也可能伤害到弱点处。
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王凯还需要更多时间去探索,去研究,如何更好的隐藏弱点处的方法,以及弱点处设置在什么样的位置,更不容易受冲击波的影响,这是一个耗时的过程。
技术研发就是这样,就算理论被证明没有问题,甚至到有能拿得出手的实际产品,也不意味着马上就能量产与上市,还需要大量的功夫去做各种实验。
于是除了还需要大量时间优化超级玻璃,此外还要去寻找切割与加工超级玻璃的办法。
目前这件事的线索交给了戴比尔斯公司,它们长期批量加工硬度极高的钻石应该会比较擅长这方面的技术。
于是梁实诚厚着脸皮地联系了这家答应会不计回报帮助自己的公司,并且开门见山的要求对方直接把最好的切割设备还有相关技术转移到自己门下,并给出了一个帮助改进切割工艺的理由。
对于超级材料这件事,梁实诚希望能够尽可能保密,并不希望直接让戴比尔斯公司加工,而是希望由他们提供设备后,自己的人来操作。
这个要求对于戴比尔斯公司而言果然并非难事,负责人的回信中介绍道,拥有最先进切割技术的小工厂他们在全球有上百个,其中国内就有不少。
作为之前的约定,他们会把其中的一个小工厂转移到梁实诚的名下,所有设备以及人员任凭其处置。
一段时间之后,得到了工厂以及相关设备的梁实诚,迅速在王凯的实验楼所处位置的当地重建了一个小工厂,并把设备人员转移到了那里,并安排自己公司里信得过的一些人作为学徒。
只不过新工厂的老师傅因为本行是加工戒指的,老手艺依然没有丢。
新工厂光用来研究超级材料的加工技术,肯定得往里面投大把的钱,而且大部分设备也会闲置,因此它们之前的业务不能停,以赚回一些开销的费用,外加以这种方式训练学徒。
这家工厂在梁实诚的名下,继续重操旧业,用业余时间帮助进行超级材料的加工技术攻关。
于是乎,梁实诚没有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竟然会掌握一家戒指生产作坊。